第2201章:始皇后裔?不可能(上)
看着一脸认真的佟湘玉,叶轻眉心中感叹万分,她已经尽量去高估百姓对秦昊的拥护了,可如今看来还是低估了。
从幽州到冀州,从冀州到并州,再从并州到司州,叶轻眉这路走来所过之地百姓都对秦昊赞不绝口。
哪怕是才被秦军占领,民心尚未彻底归附,还未从战争阴霾中走出来的幽州,百姓们提到秦昊时多是一片赞扬。
秦军强势击败满清,统一幽州,平息了幽州的战争乱,这对幽州的老百姓而言,可是比推广新粮种更大的恩德。
到目前为止叶轻眉听到说秦昊不好的人,双手都能数得过来,而且反对还不是秦昊篡汉,而是秦军年年征战穷兵黩武。
可是这是一个悖论,不打仗如何统一?不统一战争就不会停止,和平也永远无法到来。
叶轻眉能够感觉到百姓是发自内心的拥护秦昊,她虽不知道秦昊为此做了多少努力,但如今秦昊即将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这也让她由衷的为秦昊感到高兴。
“这个世界太过于混乱,需要一个英雄站出来结束这一切,而能做到这点的人,绝不会是王莽这种野心家,秦昊哥,我希望你可以成为这个英雄。”
想到这时,叶轻眉脸上露出一丝憧憬,随即笑着对一边的佟湘玉道:“掌柜的,放心吧,大汉气数已尽,当今天下除了秦王外,也没人够资格登上帝位了。”
“真的吗?可是之前称王,上至百官,下至平民,全都支持秦王称王,秦王也连续拒绝了三次才肯称王。
公孙妹妹,你说秦王不会真因为灵帝的那点恩惠,就一门心思的对刘氏愚忠到底吧?”
叶轻眉的嘴角不由一抽,她都听到了些什么啊,竟然有人说秦昊愚忠?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时代的老百姓都心思单纯,哪懂三辞三拒这么高大上的东西。
叶轻眉以前一直觉得,古人称王称帝时,三辞三拒的惯例,简直就是在脱裤子放屁,不仅多此一举而且虚伪,可如今看来还是她太浅薄了。
她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才会觉得三拒的行为虚伪,可来到这个时代并看到百姓们的反应后,她才知道原来这招是真的有用啊。
秦昊从董魔王手中救回了刘协,并且一心辅佐汉室江山,仅凭于此就足以封王了,就更别说还有其他一大串耀眼的功勋。
在百姓看来秦昊封王一点都不为过,这本就是他应得的,可就算如此他也拒绝了三次,这在老百姓眼中就是忠心的表现,不然干嘛拒绝送上门的王位呢?这不是没脑子嘛。
“古人的智慧果然厉害啊。”
叶轻眉心中暗道,随即看着佟湘玉,支吾道:“嗯,这个嘛,还真不好说,不过我觉得只要所有人都支持秦王,他就是想拒绝也拒绝不了。”
“有道理。”佟湘玉点头赞同。
就这时,白展堂一脸兴奋的跑了过来,神秘兮兮道:“湘玉,我刚听到了一条绝密情报,秦王的祖上竟是始皇帝,怎么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佟湘玉脸色不由一僵,她跟白展堂说过了让他别瞎凑热闹,没想到白展堂竟把她的话当耳旁风。
“白,展,堂。”
河东狮吼再次发起,叶轻眉熟练的捂住耳朵,然后就看到佟湘玉追着白展堂打。
“湘玉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嘛……”
看着打打闹闹的两人,叶轻眉的眼中满是羡慕之色,她也希望有这么一个男人对她一心一意,可她注定不可能独占那个大坏蛋。
“秦始皇的后代吗?”
叶轻眉嘴角闪过一丝玩味,轻笑着自语道:“秦昊哥为了称帝是拼了,不惜给自己编了个祖宗。不过也对,称帝嘛,总要血统方面下功夫,李渊不也认老子当祖宗了。”
显然,叶轻眉并不信秦昊是秦始皇的后代,她觉得这是秦昊称帝所用的手段,却不知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秦昊不但是秦始皇的后代,而且还是嫡系单传。
不止叶轻眉不信,曹操、王莽、朱棣、赵匡胤以及其他收到这则消息的诸侯也全都不信,都认为这是秦昊为了称帝所用的手段。
魏国,颍川郡,许都,魏公府内,曹操已收到消息,就紧急召集了荀攸、范蠡、比干、陈群、程昱、毛玠等谋士,商讨秦国所发生的大事。
随着赵韩两国先后被秦国吞并,魏国成了和秦国接壤面积最大的国家,司冀青三州都与兖州接壤,颍川郡也与南阳郡接壤。
除此之外,两国还一直在互为通商,也正是因为如此,秦国那边有一点风吹草动,魏国肯定是以第一个收到的国家。
以至于现在魏国大多数的百姓也在讨论秦昊是否称帝的问题。
“主公,老夫昨天悄悄走访了下民间,却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事,对于秦王是否称帝一事,我魏国的百姓大多竟然支持。”比干一脸严肃的说道。
曹操的脸色一下子变的难看了起来,要知道他才是魏公,是他一统兖州,结束了无休止的战乱,甚至不惜骂名,设置摸金校尉,到处人挖祖坟,从死人哪里获取钱财来治理国家。
中原魏宋明三国之中,魏国的国力一直是最弱的,可从来都是魏国主动攻打别人,无论是宋国还是明国都没攻打过魏国。
正是有了他曹操魏国百姓才过上了好日子,可如今呢,在魏国百姓们的心中,秦昊的分量竟比他这魏公还重,这让曹操心中有种被人背叛了的感觉。
曹操何许人也?他是那种宁我负人非人负的枭雄,自然难以接受被自家的百姓背叛,于是一脸不甘的问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荀攸范蠡等谋士,都感受到了主公的不甘。
相视一眼后,范蠡主动站了出来,进言道:“主公,我魏国建国的时间太短,底蕴不足,而且太过于依赖秦国,这才造成的民心浮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