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吟游诗人混迹娱乐圈 > 第82章 进度飞快与艺考报名

“放心吧,我都记住了。”曹雪转而问道:“你都已经演过主角了,怎么还会想着去考艺校的呢?”

“就是因为演过主角了,知道了自己的底蕴还差,所以才想着去学更多啊。”

陈硕答道,随后反问:“就跟昨天那一场戏一样,你能够做到向张妍姐那样,说哭就哭,说掉眼泪就掉眼泪吗?”

“不能。”曹雪没有丝毫犹豫的摇摇头,她虽然演了两三部戏,但都是小配角,压根没什么大情绪。

真要让她立马就哭,说不定她反而能笑出来。

“所以说,得学啊。听人说,有的演员,说让三秒哭,就不会多半秒,说左眼流泪,右眼的泪就绝不会下来。

要做到这样,肯定不可能单单只是自身控制力的问题,内心之中必然要有能够契合角色当前处境的情感。

强大的内心共情能力和身体控制力相结合,才能够做出这样的表演。

而这些……”

“……”

曹雪化完妆,两人聊着天看剧组的人忙碌,等李导那边忙完之后,向两人招招手,说道:“阿硕,阿雪,过来走一遍。”

“好的,李导。”两人起身走过去,排练了一遍,然后等剧组再调整完,正式开始。

好在,无论是阿德还是黄培云,都是天性单纯之人,两个人走在一起,体现的是那种少男少女的懵懂爱情。

陈硕和曹雪现在这场戏并不需要有什么激烈的情绪,也不需要有什么丰富的内心戏。

只需要简单的将情绪表达出来就行了,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

对于曹雪来说都没有什么难的,更别说陈硕了,他好歹有过演朱允文的经验,那也是个纯情小男孩。

有了李建生的专门拍摄,陈硕这边的进度很快。

12月10日左右开机,一直拍了十来天的时间,陈硕就已经拍完了他一半的戏份。

其中包括单人戏份,还有他和曹雪的感情线。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的戏份一点没拍,除了曹雪之外,他和于博的戏份也不少。

而且,虽然特意加快了他的速度,但剧组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两组主演身上。

有需要用到他的戏份,他都要配合的赶过去。

不过剩下的就没有那么快了,毕竟还是要遵从剧组的节奏与安排。

快到元旦这天,剧组来了个大人物,唐囯強,一同前来的还有马雅淑。

两人只有短短的几场戏,属于客串的成分。

因此见两人来了,剧组自然要集中先拍两人的戏份。

晚上周平、姜雪柔、胡意娟和李蕣慈等人亲自为两人接风,陈硕和于博、杨骏逸等人也在列。

马雅淑自然不用多说,有先前《萧十一郎》的情分在。

至于唐囯強,现在人家功成名就,自然是不好怠慢了。

一场酒宴,将唐囯強给陪好了,第二天正式开拍。

第一场就是林天泉赌博,将全部的家产都输给了林汤头的戏份。

除了几个群演之外,主要人物就是杨骏逸饰演的林汤头和唐囯強饰演的林天泉,还有陈硕饰演的阿德。

这场戏,汤头和林天泉两人在赌桌上豪赌,而阿德则在一旁心焦不已,最后还因为劝阻太过,惹烦了林天泉,被人给强行拉走了。

这场戏并没有陈硕太多的戏份,所以他有空在一旁近距离看唐囯強的表演。

先不说其他,单单看唐囯強的表演,陈硕就感受到两个词。

从容!

放松!

无论是他在赌桌上的情绪变化如何,是高兴还是生气,是紧张还是气急败坏,各种情绪之间的转变都透漏着一丝的从容。

这种从容与放松,并不是他松弛了情绪的张力,而是就他的表演来说,没有什么刻意的成分。

好像就是他的真情实感一般。

而且,大冬天的,虽然佛山这边地处南方,并不如北方寒冷,但唐囯強的冷汗说出就出,着实展现了他的表演功底。

一场戏拍完之后,所有人忍不住纷纷鼓掌叫好。

不过他也着实是个大忙人,等匆匆拍完几场戏之后,就告辞离开了。

陈硕又拍了十来天,和吴起、杨骏逸、于博、姜雪柔等人一起在剧组里过了元旦。

现在正在进行紧张的拍摄,剧组也没有停,只是在元旦前夜提前收工,然后订了一桌酒宴庆祝一番。

过完了元旦,就到了2002年了,北影和华戏的艺考也正式开始报名了。

从元旦开始,截止到1月15日。

吴起专门回了一趟帝都,帮他分别报了名。

今年大年初一在2月13日,等过了年,一开年就开始艺考。

看初试的时间,两个学校倒是没有撞上,可以分别报考,至于二试、三试是否会撞上,那就要看情况了。

开机以来,已经拍了二十来天了,陈硕大部分的戏份都已经拍完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需要就和着于博、杨骏逸他们的戏份。

所以,他现在这段时间也算是空下来了,就开始在拍戏之余,专心准备艺考。

本来吴起还想着让陈硕尽快拍完戏,然后回帝都找个考前培训班学习一下的,被他给拒绝了。

别的不说,于博当初就是正式通过艺考进的北影。

虽然他现在拍戏正紧张,没有时间指导陈硕,但他把自己当初报考的经验教给了陈硕之后,也让陈硕有了心里准备。

无论是北影还是华戏,第一场的初试都不算难,特别是对于现在的陈硕来说。

好歹他也是演过主角人了,哪怕现在剧还没播出。

初试时,先是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准备一篇简短的朗诵稿子,到时候进行脱稿朗诵。

从进入千禧年以来,或者说之前几年,演艺行业就开始越来越受年轻少年的喜爱。

进行艺考的人数逐年递增。

这第一场的初试,就是一个刷人的过程,考官大都是艺术学院的老师,基本上一眼就能够看出哪些人是真不适合这一行。

虽然有很大的主观成分,但这也符合这一行的规则。

毕竟你第一眼都不能吸引主考官的注意,凭什么觉得你日后能够获得观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