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大汉第一太子 > 第0135章 子庄公,挺仗义啊?

回到太子宫换好衣服,精心准备好带给田何的礼物,再去跟老娘打声招呼,刘盈便叫来了那辆时刻彰显着‘太子安于清贫’的破旧辇车,面带享受的听着吱吱呀呀的车辙声,自司马门出了未央宫。

按照约定,在宫门处与舅父吕释之汇合,又沿着宫墙东行不远,刘盈便发现:北阙以东的武库外,竟有一支数百人的禁军武卒,正列队恭候?

不等刘盈开口询问,吕释之便给出了解释。

“皇后言:家上身以为太子储君,系江山之安稳,今出长安数十里,以往见名士,安危乃首重。”

“此卒五百,便乃奉皇后之令,自南军所调之禁卒,随家上同往长陵······”

都不用仔细听吕释之的话,光是听到一个‘卒五百’的数字,刘盈便忍不住眉角一扬。

“南军禁卒五百······”

满是深意的一声轻喃,刘盈望向吕释之的目光中,顿时带满了意味深长。

——在先前,刘盈给老娘打预防针,盘算着拿长陵田氏开刀的时候,计划就是‘以禁卒五百破长陵田宅’!

又方才,吕释之还没说起此番,长陵田氏哄抬关中物价一事,刘盈需要顾虑弟弟刘如意、《周易》传人田何之时,刘盈也同吕释之说过:发禁卒五百,以捉拿长陵田氏阖族!

而现在,刘盈不过是寻常出行,替老爹刘邦,去拜会一下闻名天下的名士田何,吕释之便从吕雉手中,讨来了禁卒五百······

“嘿!”

“比我还急!”

暗自摇头一笑,刘盈面上,也不由稍带上了些许轻松。

倒是吕释之,见刘盈面上丝毫不见忧虑,只暗自将眉头锁的更紧了些。

“家上。”

“临出宫之时,皇后于臣可谓千叮咛、万嘱咐:近些时日,长安左近,恐或有变数······”

“此往长陵,家上当稍谨慎一些,万莫有和差错才是?”

听闻吕释之这一声隐晦的提醒,刘盈不由眉角一挑。

“舅父之意······”

“赵王?”

略带疑惑的道出一语,就见刘盈的面色嗡尔一沉。

“今赵王,已是同长陵田氏牵连不清,更哄抬关中粮价一事,亦或于中作梗!”

“待田氏事罢,此间事,孤当皆告与父皇知!”

“值此赵王自身难保之季,谅他戚姬,也没行刺之胆魄?”

闻言,吕释之却是稍带疑虑的摇了摇头。

“变从何来,臣亦不知。”

“然往日,无论随陛下出征于外,亦或留守长安于内,凡皇后言‘变’,便必有变!”

“今,皇后已言‘或有变’,家上纵不知变从何来,亦当细谨些。”

“——须知今日,欲使家上跌落储君之位者,恐非独赵王、戚姬二人······”

听闻吕释之面带阴郁的道出这番劝说之语,刘盈也终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甥明白。”

“此往长安,甥谨慎些便是。”

说着,刘盈也是稍带轻松地一笑,指了指车窗外,吊在车辇后不远处的那队南军禁卒。

“况此番,得此南军精悍之卒随行,纵有不虞,亦当无有大碍?”

见刘盈还是有些不以为意,吕释之不由下意识一急。

待听到刘盈道出的话,吕释之暗自思虑片刻,终还是迟疑的点了点头。

“家上所言,亦有理······”

心绪重重的给出一个敷衍的答复,吕释之便皱眉侧过身,掀开了自己所在一侧的车帘。

看着甲胄齐备,队列齐整,时刻散发出战阵之意的南军禁卒,吕释之心中少安。

只心中,吕释之还是不忘暗自祈祷着什么。

“但愿此行,万莫有何差池啊······”

·

相比起直线距离长安近八十里,实际距离百余里的郑国渠沿岸三原、莲勺等渭北诸县,长陵,倒是距离长安近很多。

——北出长安,往正北二十余里,便是长陵,以及紧邻长陵所建的长陵邑!

但为了走着二十里路到长陵,刘盈一行,也是花费了不晓得功夫。

原因也很简单:长安和长陵之间,隔着渭水、泾水两条水流。

且渭水自西流向东,而泾水自北向南留下,于长安东北方向汇入渭水。

这就使得刘盈一行,要想从长安出发,抵达长陵,就有两条路线。

其一:自长安径直北上,自渭桥过渭水,抵达泾水以西;再横渡泾水,抵达泾水以东的长陵。

二,便是刘盈此行所选择的路线——出长安,先稍东行,过了泾水汇入渭水的交叉口,再过渭水,便可直接抵达泾水以东。

这样一来,就省下了北过渭水,而后东过泾水的功夫,只过渭水,再复行十数里,便可至长陵。

只二十里路,又是轻装简行,上午出发,约莫三个时辰之后,刘盈一行,便来到了长陵以北三里处,一处清雅僻静的竹林之外。

而当刘盈那辆‘老爷车’吱吱呀呀的停在竹林外时,早有两名举止有礼,气质儒雅的学童等候。

“这田何,还挺会挑地方啊?”

看了看周围,几可谓称得上‘寸草不生’的荒野,再看看面前,这处明显是人工造出,占地约百十步方圆的小竹林,刘盈不由暗自腹诽着,自车厢后下了车。

耐心的等待吕释之提着礼物下了车,那两名书童才坦然上前,不卑不亢的对刘盈一拱手。

“民等,见过太子殿下。”

“先生年事已高,行走不便;闻殿下即来,特遣吾二人至此,代先生相迎。”

就见一名年岁稍长的书童上前,语调平和的道出这番话,另一名书童也上前,结果吕释之手中的礼盒,才见那年长的书童侧过身,朝竹林深处一伸手。

“还请殿下挪步。”

“先生已备粗茶二盏,以待殿下。”

看着书童那尽显青涩,看上去绝不超过二十岁的年纪,再感受一番书童那明显与年龄不符的淡然、端庄,刘盈心下稍点点头,便微笑着上前。

“即子庄公等候依旧,孤,便不辞让了······”

·

顺着林间石砖小道走入竹林,来到一处茅草屋外,刘盈终是再次见到了那张前一世,自己见过不止一次的熟悉面庞。

——在登基为帝之后,即便知道田何必然会拒绝,但出于政治姿态的需求,刘盈也曾派人,征辟过田何两次。

彼时,田何也是一如往常的给面子,虽然还是那副‘我老了,做不了官’的架势,但也曾欣然坐着驷马安车,随刘盈派去征辟的官员入长安,与刘盈聊了聊国家大事,摆出了一个恭顺的姿态。

只不过此刻,即便已经对田何那张鹤发童颜,隐隐泛出些许仙气的容颜感到熟悉,刘盈也不得不装出一副‘头回见面’的架势。

“敢问可是子庄公当面?”

站在农宅外,跨过其膝高的篱笆望向院内,刘盈便稍昂起头,对院内正忙着沏茶的田何一拱手。

听闻响动,田何也是丝毫没有拿捏‘名士’的架子,应声回过头,便似是寻常百姓家的农夫般,嘿笑着将手在胸前擦了擦,赶忙小跑来到院门处。

“齐人田子庄,见过太子殿下~”

规规矩矩一声唱喏,带刘盈温笑着上前扶起,就见田何又是嘿然一笑。

“民寄情乡野,家赀不丰,又殿下突至,民无备王公之用物,恐有短于待客之道······”

却见刘盈闻言,只温声一笑,自然地扶着田何走向院内,嘴上不忘客套着:“子庄公言重。”

“天下谁人不知,子庄公不屑功名利禄,守节不仕?”

说着,刘盈还不忘摆出一副嫉羡的表情。

“见子庄公隐竹林之中,居茅屋之内,孤可是妒忌的紧。”

“若非不能,孤恨不能迁居于此处,以为子庄公之舍邻?”

听着刘盈温声细语的说着,还不忘调侃着自己,田何却是面色悄然一僵。

“守节不仕······”

暗自嘀咕一声,田何便稍有些迟疑的侧过身,略一声僵笑。

“殿下,许是稍有误解。”

“民不仕,非为守节,乃民实年岁已高,年老体不,难堪重任······”

见田何眉宇之间,顷刻便涌上的些许忐忑,刘盈不由又是温和一笑。

“诶~”

“倒是子庄公,误解孤了才是。”

“——先秦之时,子庄公为秦博士;虽秦王政残虐,又二世无道,然终,皆于子庄公无干。”

“今秦亡而汉兴,子庄公秦官之身,纵守节于秦,亦应有之理······”

嘴上说着,刘盈便将田何扶到院中央,那方摆有茶具的案几前安坐下来,旋即在田何对面坐下身。

“夕者,父皇败彭城而走,为楚将丁固所释。”

“后汉立,丁固往洛阳,以讨赏赐于父皇,乃为父皇所斩······”

“又汉八年,赵王张敖坐谋反,父皇大怒,遣使以押赵王入长安,又明令:敢随赵王同入长安者,皆同罪!”

“然赵王之门客田叔田子卿、孟舒等十日人,不惜剃发囚衣,自枷而口称‘赵王之奴’,共赵王入长安。”

“终,查明赵王无谋反之意、举,田子卿、孟舒等十数人,虽明反父皇之诏令,然亦为父皇敬重之,皆赦其抗诏之罪,各拜以为郡国二千石。”

面色温和的道出这一番话,便见刘盈温笑着抬起头,对田何稍一拱手。

“与背节之徒如丁固之流,父皇多恶之;然于田子卿、孟叔等仗义之士,父皇每多赞誉。”

“孤身以为父皇子,自当效父之行;与子庄公这般仗义守节之人,亦当敬,而重之?”

言罢,刘盈只端着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凝望向田何目光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