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414章 李盛的成名作!

这一声爆喝出来,瞬间就吸引了李靖大军所有人的注意力。

毕竟这茫茫漠北,茫茫荒原之上。

有一片疑似鬼火,疑似敌军营寨的火光。

除此以外,一片荒凉。

这种时候,突然间头顶传来一声爆喝,这特么的哪怕人再多也得紧张一下。

李靖立刻抬头一望,接着顿时大惊。

却见一名穿着战袍的男子,正在一棵树枝头坐着,手边的树枝上还挂了一连串像是果子似的东西。

然而打起火把一看,立时便能分辨出来,那根本不是什么果子。

而是手雷!

只要对方一丢,这边立刻就得死上七八人。

李靖脸色一黑,便在此时,一旁的红拂女发话了。

“来者何人?!真当我们数万大军好欺?劝你速速下来受缚!”

红拂女一声爆喝,却是根本不怕。

这树上便有几颗手雷,的确能给大军造成一些麻烦。

但大军既然开了出来,就不是出来游玩戏耍的。

能让你几颗手雷吓住,那也太搞笑了。

不过此时,对方却是傲然一笑,“哼!”

“你们扮的一场好戏,真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们是突厥人?实话告诉你们!我们圣侯的兵营就在前方,再不投降,立刻就能包围你们,届时鸡犬不留!”

对方再次一喝,红拂女和李靖却是愣住了。

我擦,这是什么情况?

听这口气……

特么的好像真是李盛的兵啊?

可是李靖死活想不通,怎么……

怎么李盛也混到这来了?

难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跑路都搞逆向思维往漠北深处跑吗……

就在此时,周边忽然马蹄声大作。

枝头的兵卒并未虚言,这附近真有李盛的兵!

不过不是他说的那般,直接从营寨里拉出三千人,营寨里常驻的只有四分之三的兵力,还有四分之一……

每天夜里,在外流动放哨。人禁言,马衔枚,就在附近游荡。

这个编制,李盛的安排是值夜的部分人额外享有一部分军饷,比例调控的恰到好处,无人抱怨无人争抢,但营寨附近的情报……却比探照灯照射着还要清晰。

这招,毫无疑问也是李盛从现代的军事影片里学来的……

一旦确认了附近有部队到来,李靖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四面观察。

不过没一会……

对方的人就到了。

两方一见面,红拂女立即下令,全军准备战斗!

也是把红拂女气到了,她可基本是这个时代荆楚刺客文化硕果仅存的女性大佬,黑道白道那都是……

总之绝对的武德丰沛。

现在你带着几百人就来袭击我这几万大军,真以为虎落平阳谁都能来咬两口?

然而……

意外的是,对方打头的校尉见四周兵马包围过来,却是丝毫不惧。

略一观察,却是挥了挥手,止住了身后兵卒的过激动作。

这个动作让李靖瞳孔直接一缩。

我擦,好像某人也喜欢做这个动作啊?

可是……

还是那句话。

李盛怎么可能出现在这种地方?

李盛是皇子,而长安兵力不多。如果李盛真的带着那少的可怜的两万兵马出来抗击突厥,那李盛此刻应该在关陇一带北部区域啊。

怎么会出现在这?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比如,李盛要是带着两万人大破突厥主力,长驱直入直捣黄龙杀到了这里,那也算是一个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性,李靖觉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李盛再厉害又不是天兵天将,又不是真的神仙,怎么可能拿两万击破三十九万大军?

这绝不可能。

因此直到此时,李靖也依旧没有放松警惕。

但下一刻……

对方忽然高声开口了,而且一开口就是一句惊世之语。

“前方之军,本校且问你们。”

“明月,几时有!”

……

这一声诗句出来,李靖整个人就愣住了。

我擦,这不是……

这不是殿下成名的诗作吗????

这帮突厥蛮子怎么知道?

不可能。

突厥蛮子一群铁野人,一人再长十斤脑子也不可能体会的了汉语之美。

这种长安时兴的诗歌,突厥人哪里玩的明白?

李靖当时就呆住了。

既然如此,那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下意识的,军中忽然就有此起彼伏的声音。

“把……把酒,问青天!”

“把酒问青天!”

“是把酒问青天!”

李靖还未来得及给红拂女暗示,还未来得及开口下令约束部曲,

军中这群漂泊在外已久,对战事绝望,对家乡无比思念的兵卒们,就纷纷破防了。

这诗歌……

是汉家的乡音啊!

尽管识字的兵卒不多,但在长安城郊军营生活受训,这些兵卒仰慕圣乡侯之余,又有几个没听过圣乡侯的诗句的。

尽管不会写,甚至大部分人连背诵都背诵不全。

但此刻听到第一句,众人还是立刻就想起了第二句……

古人重乡情,西晋乱世之时,并州太守刘琨,曾在守城时被胡人的大军围困。

当日即将破城之时,刘琨直接在城头弹起了曲子,而这首曲子也展现出了足够的魔力——这外面胡人的家乡之曲,听到曲子纷纷破防,当日竟然直接放弃了攻城。

李靖自然也深知这一点,没有立刻要求全体士卒当心有诈。

不过在他心中,依旧是警惕的。

这里毕竟不是中原,而是漠北蛮荒之地!

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紧接着……

当自己这边的士卒喊出了那首诗词的第二句后,

对方的校尉,便立即开口,接出了第三句。

“不知天上宫阙……”

并且这一次……

李靖敏锐的发现,不是这校尉一人在接这首诗词,而是那校尉身边的诸多士卒,一齐接口!

于是下一刻,李靖的兵马,又接上了第四句。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

两拨大军,数目悬殊,剑拔弩张,互不信任。

然而你一来我一往。

不一会的功夫,两方竟是拼出了一首完整的诗词。

正是李盛的成名作!

这一次,李靖不再怀疑。

对方,真的来自大唐的禁军!

但相应的,李靖也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