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大明守村人 > 第一百零三章 船有现成可试水(第四更)

朱元璋中午是被马皇后喊去吃饭的,村子来信了,关于大明水师之事。

他兴匆匆到家,接过信封,抽出一张纸,看,看,看,看完咬咬牙:“就这么一句话?何必用如此大的纸?”

意思倒是很容易看懂,将来的水师自己去外面找食儿吃,不用朝廷出钱。

他只管找放心的人手来统领水师便可,如朱闻天一样,他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傅友德。

傅友德很能打的,一次次参与战争,功劳大,封官高,现在没在家,打明玉珍他儿子去了。

“怕是找个别人才行,如此今年即可成军。”

朱元璋觉得先随便找一个懂得打水战的人,主要是懂造船,造海船,先造小点的海船,建造速度快。

他知道海船与河船的区别,一个突底,一个平底,河船到海里容易翻。

既然以贸养兵,赶紧出一拨兵到外面换东西,慢慢换,多出来的钱建造更大的船只、招更多的水兵。

“标儿要成亲了,告诉对方一声,看对方有何打算。”

朱元璋考虑一番水师之事,转而想起好大儿结婚的事情,在冬小麦收获的月份。

“今日下午队伍回程时便写信,既然先安排部分人成军,不如把禁海收缴的海船拿来先用。”

朱标提议,现成的船还是有的,不够大而已,元朝时候有海上贸易。

张士诚以前一样通过海外贸易弄钱来打仗,之后被抓住,死了。

方国珍更厉害,聚集几千人跟元朝打,抢劫海运漕粮,然后归顺、造反、再归顺、再造反……

他们在外面有船,总能躲到岛子上,不然元朝朝廷为什么在方国珍一次次归顺造反后还能接纳其归顺?没办法。

方国珍还活着,朱元璋绝对不会让他统领水师,他现在官职是广西行省左丞,就挂个名,人在南京老实呆着。

“甚好!写信问问,村子盖房之物可建宫殿否?”

朱元璋同意,先用以前的船,新船造大的,慢慢造,建中都的木头先用着。

不是说下丘村拿出新的东西盖房子节省木料么,看看能不能用在建中都上面。

顺便试探下高人,看高人是反对建中都,还是有其他的心思,中都哪里不好?

……

朱闻天不知道有人要试探他,他在忙着轧钢丝,轧成片,用像榨甘蔗汁的工具轧钢。

先把钢丝烧红了再轧,不然费那个小设备。

他要制作八音盒,需要发条弹簧,里面加上齿轮转啊转,碰到发音片发出声音。

这东西复杂的可以选歌,一个里面几首歌。

朱闻天没那么多时间去做,太烦琐了,一首歌就可以,不是圆筒的,盒子加小人的。

小人是两个穿古装的人是举案齐眉的动作,送给太子与太子妃,这两个都是可怜人。

朱闻天有个炼钢用的小转炉,一次能装一百多斤的料,料来源于自己炼的铁。

配合小转炉有个高二点六米的小冶铁炉,都很袖珍,建大了不好操作,也没用。

如此小的,需要什么自己村子能生产,矿石也是村民去挖的。

村子里原来没有铁匠,现在有四个人专门学,打一些农具和刀具什么的。

遇到不会的地方,到县城的铁匠铺学,钱给够人家就愿意教,教的时候直接上干货。

不学百煅钢这种别人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技术,钢材问题朱闻天能解决。

“其实把这个做好了能做手表的,技术要求高,做个座钟比手表相对容易,那样咱们不用再看太阳和星星对比时间,也省了沙漏、水漏。”

朱闻天带着小伙伴们如玩游戏般处理材料,讲解发条用途,加个擒纵机构即可,这种设计早就有了,古代人很厉害的。

只是没拿来制作普遍能用的钟表,否则日常生活会更便利。

“憨憨哥,还能拿来做什么?”小丫头如今变得无忧无虑的,前年家人还商量着给她说亲。

大家成亲都早,十三四岁的朱元璋女儿都往外嫁,要成亲的朱标和太子妃,两个人都是一三五五年出生,今年一三七一年,十六。

朱闻天来了,他不同意村子的人再继续早成亲,不管是男的娶,还是女的嫁。

本身就是个孩子,再很快开始生孩子,一辈子全搭进去了,关键生孩子的时候危险。

村子有钱,对此便不那么着急,总是能找到满意的。

没成亲的人,如今在努力学习认字、写字、算术,不只是朱闻天的小伙伴们,村民们抽空也学。

单身的学得更卖力气,惦记起外面书香门第的人家。

比如招上门女婿,看哪家有读书人,但是穷,若对方品质好,读书也不错,愿意多给钱。

招到村子后,让对方考科举,考上立即改上门女婿,变成正常女婿。

考不上,就在村子里帮忙,慢慢学,还可以继续考,三年一考,有了孩子,该养孩子养孩子。

若娶媳妇儿,挑,有当官的人家,同样观察品质,好了娶进门,彩礼使劲给,当官的钱也不多,除非贪腐,那样的不找。

里长和村老都觉得自己村子的人什么样的都能配上,有憨憨在,外人再厉害能比得上憨憨?

憨憨给出的记账方法,朝廷都要学呢!村子里赚钱的大买卖送给宫里,太子写信来问大明水师怎么建。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丫头不急着嫁人,手上多了一个青蛙,用纸折的,一按一蹦达。

“做完八音盒,给你们做上弦的青蛙,拧几圈,自己蹦着跑。”

朱闻天知道发条怎么用,铁皮的青蛙,这种无须铁匠慢慢敲打,做好模子,铁片放上去,一锤子就是半个青蛙,装上发条等小零件,两片合拢在一起,用铆钉一铆。

……

翌日早,快吃饭的时候,从南京逆流回来的船只抵达村子,带了两船好的铁矿石。

村民们过去搬下来,朱太一洗洗手和脸:“宫里知道村子自己冶铁后,怕好矿石难寻,便给送来一些,另外周舍人过来看看是否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周宗来了,带着十个手下,刚帮着搬完铁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