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后。
范仲淹和韩琦这一天起的比较早,汴梁城门一开,他们就要离开此地,前往宋夏的边境,也就是前线了。
对喊起来说,这只不过是一次在正常不过的出使和谈判罢了,如果真的要开战,他这个枢密使也是不怎么怕的。但是,范仲淹此时的内心可以说是百感交集。
他已经有些忘了,这是自己第几次进入汴梁,又是第几次从汴梁离开了。不过这次至少跟上次不太一样,上次范仲淹离开汴梁的时候,是自己遭到了贬斥,那个时候,是没有一个人前来送行的,自己可以说是灰溜溜的离开汴梁。
2k
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范仲淹可以说是荣归故里,而且是皇帝赵祯亲自将范仲淹给请回来的,随后给到了范仲淹绝对的权力,现在又让他跟韩琦一同出使大夏,解决两个势力之间的问题。在其他人看来,范仲淹这次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大权在握。不过,范仲淹对于局势的分析倒是十分清楚,若是换了之前,自己再年轻点的时候,可能范仲淹会对他现在手中的权力还有能做出的大事而沾沾自喜。但是毕竟现在他也是上了年纪了,人也开始变得成熟稳重起来,经历了这么多的起起落落,范仲淹现在倒是显得比较淡定,看问题也是十分透彻。
他清楚,这次赵祯将他请回来,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朝堂上已经没有人能够担任去和谈还有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重任了。但是,这科举考试如期举行,这次考试之后,会有一批人才进入到朝堂之上,到时候赵祯完全可以从这些新人当中找出那么一两个能力出众的来取代范仲淹的地位。至于范仲淹这边么,这次出使,对于赵祯笑里藏刀,打算要借着这件事情打压范仲淹的心思他怎么会不明白。自己这件事情处理的好,那是作为一个臣子的本分。如果自己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到时候正好给了范仲淹一个借刀杀人的机会,说不定自己就又要面临着离开汴梁的处境。
范仲淹自然是不想这种情况发生的,奈何一时间对于这宋夏之间的问题,他虽说有着初步的谋划,但是具体,还要等到了地方见到对方的人才能做进一步的打算。
说起这次科举考试可能会上来的新人,范仲淹的脑海当中第一时间出现了陆垚的名字。他想到陆垚,就像是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可能唯一的区别,就是陆垚并不是和自己一样,出身寒门。不过,陆垚所做的事情,还是更多的在为寒门子弟谋福利,这一点,范仲淹十分认可陆垚。只是,这个年轻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尽管范仲淹多次示好,但是陆垚也没有明显表现出要加入的意思。
不过不管怎样,他在昨天晚上给到自己的那张地图,还是对自己这次出使有着极大帮助的。
范仲淹想着想着,自己跟韩琦就已经骑马来到了汴梁外城区的边缘地带,他们两个走的是北门,这北门平日里来往的人比较少,通常情况下外地人和百姓们经常出入的是西门。而北门大多都是给官员们准备的。
说起范仲淹此次的出行队伍,当然不单单只有韩琦和范仲淹两个人了。双方既然是要进行和谈,象征性的礼品还是要带一些的,再加上,为了避免意外,韩琦也从自己的亲兵当中挑选出了一些了一路护送自己和范仲淹去到宋夏边境地带。再加上使团当中的一些其他官员,这当中,就包括在昨天晚上提出要通过和谈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枢密副使。其实,对于张风今天依旧能够跟着大家出使边境的这件事情,韩琦是有些不理解的。既然陛下一直主张是要开战,那为什么已经算的上是完全站在主和派立场考虑的枢密副使张风,依旧能够跟着自己出使呢?他不是按理来说应该被踢出这个队伍么?对此,范仲淹倒是觉得没什么不好。虽说张风是主和派的代表,但是他昨天说的那番话,仔细思考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比起那些什么具体方案都拿不出来,只会吵着通过和谈来解决问题的主和派可要强上不少。虽说在大方向上可能有偏离,但是在具体方案上还有整顿措施上,张风说的很多事情都是要引起他们注意的,这可能就是赵祯看重张风的地方,他想要让张风跟着出行,不断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在和谈的过程中,张风也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这样也可以更多延长和谈的时间。
“总是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对于张风的加入,范仲淹最后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而且,张风的表现也是在韩琦的掌控之中,一旦发现他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到时候一封奏章,也可以将张风的权力化作虚无。
范仲淹和韩琦来到了北门下面。范仲淹骑在马上,回过头去,看到自己这浩浩荡荡的出使队伍,心中却是有些百感交集。他此次出行的心境,跟之前几次离开汴梁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人生啊。
这一次,他倒是有了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态。
前来送行的,有那么几个十分崇拜范仲淹的官员,他们都在街边站着,没有说话。让范仲淹感到欣慰的,是还有些百姓,也是自发的来到这北门旁边来,为自己送行。
要知道,范仲淹这次回来没多久,不过距离上次遭到贬斥已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所以,他不认为自己在这城中还有什么为王,或者说,还有百姓会记住他。
但是,好官就是好官,范仲淹做出的贡献,可能不会被所有人记住。不过总是会有百姓记得他做过的事情的。所以,真正让范仲淹感动的,其实是现在站在街边,目送自己离开的百姓。
而在范仲淹身旁的韩琦倒是不理解,按理来说,此次范仲淹荣归故里,风光无限,所以这次出使,虽说昨天范仲淹
举办了送行的夜宴,但是今天这个出使,怎么也要有一半以上的官员来送行吧。他们这个出使时间也不耽误早朝,但是为什么来送行的官员这么少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在家没有起来么?
并不是这样,而是他们自己选择了不来送范仲淹,他们也知道范仲淹此行的目的还有可能会遭到的结果,从现在的情况看是凶多吉少。
为此,韩琦对这些昨天晚上参加宴会今天没来送行的人感到十分的气愤,不过范仲淹倒是十分的淡定,他坐在马上,不断的朝来给自己送行的这些官员还有百姓们挥着手,像是在跟他们告别。
与此同时,西门外,一个身材微胖,年龄看上去在三四十岁之间的男人正在进城。
一个时代的消亡,必将引来另一个时代的到来,历史发展,总是如此。
这个要进城的中年男人,他的内心还是比较忐忑的。他从手中拿出一封信函,他实在有些想不通,为什么当朝相公晏殊会写一封信给自己,让自己来到汴梁来去到相府一聚。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外地的小官罢了。而这个男人不知道,因为晏殊的这个举动,会让日后的大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男人,名叫王安石。
作为北宋发动变法的两个男人之一,王安石法动的变法,显然要比范仲淹维持的时间要长,影响更加深远。
他是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人,而据清人蔡上翔转引《清江县古迹志》所言,因王安石之父王益时任临江军判官,故“其子(王)安石生于此,后人因名其堂曰维崧”。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
嘉祐三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王安石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此后,朝廷多次委任王安石以馆阁之职,均固辞不就。士大夫们以为王安石无意功名,不求仕途,遗憾无缘结识;朝廷屡次想委以重任,都担心王安石不愿出仕。朝廷任命王安石与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辞谢多次才接受。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贤院、知制诰,审查京城刑狱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
王安石在京任职期间,朝廷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王安石认为立法不该如此,据理力争,得罪了王公大臣。嘉祐八年,王安石因母亲病逝,遂辞官回江宁守丧。
宋英宗在位时期,屡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职,他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绝入朝。
治平四年,宋神宗即位,因久慕王安石之名,起用他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熙宁元年四月,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召见王安石。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神宗认同王安石的相关主张,要求其尽心辅佐,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熙宁二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掌管。王安石委任吕惠卿承担条例司的日常事务,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
熙宁三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
熙宁四年,王安
石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同年秋,实行太学三舍法制度。
变法伊始,王安石对神宗提出奸佞之论,建议神宗要辨别小人并加以惩处。新法颁布后,王安石擢拔吕惠卿、章惇、蔡确等多人,参与变法的实施。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
御史中丞吕诲控诉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神宗贬为地方官,王安石举荐吕公著代替其职。韩琦上疏规劝神宗停止青苗法,在反对派的巨大压力下,神宗打算同意,执政曾公亮、陈升之等乘机附和,王安石虽多方辩驳,神宗仍然认为应听取各方面的建议。随后,王安石称病在家,继而请求辞官归隐。韩绛等规劝,神宗挽留王安石,王安石遂陈数朝廷内外诸官互相依附勾结的情况,进言神宗要不畏流俗,心怀天下。
御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都因为与王安石意见不合,相继离开朝廷。王安石很快提升秀州推官李定任御史。知制诰宋敏求、李大临,御史林旦、薛昌朝、范育弹劾李定违背孝道,皆被罢出朝廷。其后,吕惠卿因父亲去世离开朝廷,王安石便对曾布委以重任,对他非常信任。
熙宁三年,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列举实施新法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回信对司马光的指责逐一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随后神宗欲起用司马光任枢密副使,司马光趁机复议废止新法,神宗没答应,司马光遂辞职离京。
熙宁四年,开封百姓为逃避保甲,出现自断手腕现象,知府韩维报告朝廷。王安石认为施行新政,士大夫尚且争议纷纷,百姓更容易受到蛊惑。神宗则认为应听取百姓之言。
熙宁七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群臣诉说免行钱之害,神宗满面愁容,欲罢除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认为天灾即使尧舜时代也无法避免,派人治理即可。监安上门郑侠反对变法,绘制流民旱灾困苦图献给神宗,并上疏论新法过失,力谏罢相王安石。[43]
同年四月,曹太皇太后(慈圣皇后)、高太后(宣仁皇后高滔滔)亦向神宗哭诉“王安石乱天下”。神宗对变法也产生了怀疑,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从礼部侍郎超九转而径授吏部尚书之衔。
王安石罢相后,奏请神宗让吕惠卿任参知政事,又要求召韩绛代替自己,二人坚持王安石制定的成法。吕惠卿掌握大权后,担心王安石回朝,借办理郑侠案件的机会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又兴起李士宁案件来倾覆王安石。韩绛觉察到吕惠卿的用意,秘密奏请召回王安石。
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同年,王安石《三经义》写成,加封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惠卿外调知陈州。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严重,新法很难继续推行下去。
王安石的晚年也比较凄凉,熙宁九年,王安石多次托病请求离职。同年,长子王雱病故,王安石极度悲痛。十月,王安石辞去宰相之职,外调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次年改任集禧观使,封舒国公。
元丰二年,再次被任命为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
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改元元祐,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哲宗即位后,加拜王安石为司空。高太后在神宗时就强烈反对变法,等到自己听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为相。司马光提出“以母改子”,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四月初六,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
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支持新政的章惇执政,王安石得以配享神宗庙庭,谥号“文”。
政和三年,宋徽宗追封王安石为舒王,配享孔庙。后至靖康元年,又被追夺王爵,毁去配享的画像,降王安石从祀于庙廷。
纵观王安石的一生,其实在赵祯即位的时间内,王安石其实并没有在政治方面显露出大的建树,他提出的观点,也没有被赵祯所接纳。而陆垚之所以之前将王安石推荐给晏殊,他也是想看看,这范仲淹和王安石组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样的火花。毕竟两个变法达人组合在意起,再加上现在王安石变法当中的反对派也还没有崭露头角,正是变法的大好时机。
而晏殊这边,在调查过王安石的为官经历后,觉得他也是一个能人,于是便亲手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人交给王安石,约王安石在汴梁相聚一下,自然,这一切都是瞒着赵祯做的,他可不想给皇上推荐一个无用之人,就算是陆垚说这人不错,但是自己也要亲眼看看。
而陆垚此时呢,也早就已经起来了,他今天也没有带着棠溪,而是自己去到厨房做了早饭,吃过饭后就要去北门送范仲淹。
陆盱显然也已经起来了,不过陆盱看样子并没有打算去跟陆垚一同送范仲淹,陆垚知道自己父亲的性格,于是也就没有说太多,自己离开府上之后,直接也是骑马朝着北门前进。
“范大人!”
范仲淹已经走到尽头,眼看就要离开北门出城而去,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在喊自己,回头一看,竟是陆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