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萧文明是个自己难以驾驭的人物,看着他属实生气;但另一方面,萧文明又确实有能耐,一没用女干细、二没用内应,就能够从外向内,强攻攻破如此坚固的洛阳城墙。.
这几乎就是神话!
而萧文明派来传报的萧家军的兄弟的下一句话,这几乎把皇帝的面子伤尽了:我们少爷请皇上立即派人猛攻洛阳。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千万不可错失良机!
说完了这几句命令的话之后,那位兄弟十分随意地向皇帝一拱手,便快步下山去了。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来去自由,见皇帝比见妓院里的花魁小姐还要方便。
皇帝正在爆发的边缘,成英偏还来火上浇油:皇上,萧爵爷所言甚是。现在康逆大军主力皆在城外,城中兵力空虚,爵爷攻破城墙,又出乎其预料,如果能够雷霆进兵,必然能够恢复洛阳!微臣愿意亲率精兵、杀入洛阳,同叛贼血肉相搏,使日月复明!
皇帝沉沉地看了成英一眼,看得他身上发毛:你把精兵带走了,可要是赵希孤注一掷,继续向我发起猛攻,那如何是好?夺了一座洛阳,朕却没了,要洛阳有什么用?
皇帝这就有些杞人忧天的意思了。
洛阳城墙陷落的消息,自己这里知道,敌人那里也会知道,那对他们的士气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攻击也会变得无力且犹豫。
这时也不求能够彻底把洛阳占领下来,只要能够攻入洛阳城墙,那么康亲王势必会派军回援,土山之围不也就迎刃而解了吗?
如果这时候,成英和皇帝据理力争的话,讲道理是一定能够讲得过他的,然而看现在皇帝这一副已经在暴怒边缘的表情,这时候再据理力争,不过是自寻死路而已。
成英咬了咬牙,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退下去,指挥作战去了。
有时候同敌人在一起,反而要比和皇帝在一起更加的安全……
攻克了洛阳城墙的萧文明,这时候意气风发,他就在城墙的缺口边上,随时可以率领精锐之师攻入洛阳。
但是不管洛阳城中的守军战斗力如何,进入这等繁华的大都市进行巷战,伤亡在所难免。
萧文明可不愿意自己的萧家军和杨妙真的娘子军,在这种时候消耗兵力,所以暂时并没有攻入城中的打算,而是想先调禁军先打头阵,进去承受住第一波的伤害之后,自己在从容掩杀而入,去捡桃子。
然而他派出去传你的兄弟去而复返,朝廷禁军那边却似乎并没有什么动作。
自家的兄弟萧文明是放心的,一定能把消息快速而准确地传到,那么问题就一定出在皇帝那边。
于是萧文明又派出了个兄弟,向皇帝传达自己的命令。
这一回这个兄弟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就退了回来,不过这反而更好,因为他在乱军之中见到了禁军主管成英。
成将军明确告诉他:皇帝在解除土山之围之前,是不会下旨进攻洛阳的。
听到这个消息,萧文明气得牙关直咬,当时就想直接放下眼前的战斗,冲到土山上去质问皇帝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可是虽然气愤,萧文明却并不是一个不识大体的人,明知禁军按兵不动,几乎已经丧失了这一个攻入洛阳的良机,他也只能放弃既定的计划,只能派兵去拦截一下康亲王,回原洛阳的军队而已。
萧文明手下军队的战斗力摆在这里,即便是这一种聊胜于无一举的行动,也造成了对手巨大的伤亡。
康亲王费尽心思,才把出城的主力重新撤回洛阳。
然而行动却近乎于多此一举,对于大局并不能产生多少有利的改变。
洛阳城外的这一场土山之战
,从康亲王凌晨开始进攻,打到萧文明攻破洛阳城墙,到皇帝拒绝发兵增援的时候,其实主体战役就已经结束了。
剩下的不过收拾残局、打扫战场等等行动罢了,但也一直拖延到了傍晚才勉强结束。
这时萧文明这才有空回到土山,亲自面见皇帝,并且发出了自己的质问。
萧文明的面色很难看,完全顾不得给皇帝面子:皇上,刚才我军形势一片大好,洛阳城墙已被攻破,只要在这时派兵突入洛阳城内,那便大局已定!皇上甚至可以望见金銮殿的金顶了!何至于还在这土山之上磨磨蹭蹭?
萧文明和皇帝说话的时候身穿盔甲、手持利刃,并且身后还跟着二三十个同样全副武装的萧家军的弟兄。
就这阵势,基本和意图弑君没有太大区别了,放到哪朝哪代,都可以按照谋反来论处,说是一个大不敬,都算是避重就轻、从轻发落了。
皇帝看到这样的阵势,当然生气,但在生气之外,他更感到恐惧。
看到萧文明暴怒的神情,还有萧文明手下那些不屑一顾的脸庞,他总算是意识到了:他在所有人的眼中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而已,要不是还挂着一个皇帝的名号,就方才自己的作为以及言论,早就被面前这群骄兵悍将砍成肉丁了……
皇帝不敢造次,反而和颜悦色地说道:爱卿所说的良机的确不差,然而康逆攻势正凶,中军大帐唯恐不保,万一陷落对士气打击不小。因此朕才决定先守住此处,并未匆忙出兵,不料却误了大事,朕不懂军事,爱卿也是知道的……
萧文明面色一沉:皇上既然知道自己不懂军事,那么怎么也不征求一下诸位大将的意见?难道他们都是尸位素餐?皇上在身边竟养了一堆废物吗?
这时皇帝的一句回答显得很没有人品:爱卿说的是,朕也曾向禁军主管成英问计,他也并没有反对,因此才下旨坚守土山的。
皇帝的话,萧文明一点都不相信。
萧文明派出去的萧家军的兄弟就曾见过成英的面,当时他就说过,按兵不动是皇帝的旨意,他成英也并没有办法,并且语气十分无奈,不像是在说谎。
萧文明信不过皇帝,也未必信得过成英。
于是他有意试探了一句:贻误战机,其罪当斩!请皇上这就下旨,将成英推出去斩首,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皇帝闻言一愣,但还是开口回答道:那好吧,既然是军法,那便严酷无情。成英虽然是朝廷的栋梁,朕的爱将,却也不能法外开恩,否则就要寒了殊死作战的弟兄们的心了。罢了,就依爱卿之言,将他推出去斩首吧……
这话说得好听,其实最后几个字才是最有用的。
可关键问题是成英是坚决主张进攻洛阳的,要把贻误战机这一顶帽子扣在他的头上,都实在是太冤枉了!
成英虽然对皇帝十分尊重,但是都到生死攸关了,这一口黑锅他是一点都不想背,立即开口叫冤:冤枉!这是天大的冤枉!当时我是建议皇上立刻出兵的,奈何皇上按兵不动,我也无计可施。这事儿怪不到我头上!皇上身边的几个太监都可以作为见证。爵爷要是不信,可以问问他们!
你胡说!这时皇帝千万要咬紧牙关,否则一旦被成英翻了过来,那从此往后他这张总是能够发出玉音的金口,就会成为伴着大便的粪坑。
然而皇帝就算是不松口,哪怕让萧文明采纳了他的意见,他就这么大庭广众之下同一个臣子互相争论、互相甩锅,也是够癫疯的了,皇帝的威严已是荡然无存!
如果这时候皇帝摆明态度——我的身份在这里,生命安全就是整个国家的根本,保护我的安全要比早一步或者晚一步夺下
洛阳城更加重要,那么萧文明倒也还能尊敬他几分。
但是现在的皇帝却摆出这样一副丑陋的面孔,这让萧文明感到既轻蔑,又可笑。
于是萧文明从牙缝中挤出几声嘲笑:呵呵!成将军我是了解的,不是贪生怕死的无能之辈。皇上应该也不是这种不识大体的人,或许是双方之间产生了误会。不过战场上吧……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保证胜券在握。也无所谓,今日攻不下洛阳,总有一天能够攻下来的。至于成将军的这颗脑袋,皇上还是让他安安稳稳地长在他的脖子上吧!
说完萧文明连招呼都没打,便转身昂首阔步走出了皇帝的心愿,下了那座土山。
成英赶忙追了上来,在萧文明耳边千恩万谢道:多谢爵爷不杀之恩,末将无以为报!
提什么报不报的?我岂能不知道成将军是冤枉的?不过替你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刚才皇上就一句话没有说错,就是他自己不懂军事。今后成将军用兵上有疑问的话,我看也无需请示圣上了,直接来问我就是了。
有了萧文明这一句话,成英无论从理智上还是从情感上,都毫无保留地偏向了萧文明。
于是,以今日这土山之战为标志,皇帝唯一能够仰赖的军事力量——朝廷中央禁军——也几乎彻底倒向了萧文明这一边。
皇帝手上已无可用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