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备前宰相 > 第九十三章 壬辰倭乱(26)逍遥山之伏(上)

或许的坡州地形使然,又或者是小早川秀包及其所领的小早川军确实有两把刷子,明军居然被其成功阻挡在坡州城下。

要知道坡州因为其地利位置,城防比一般的朝鲜府城强一点,但是和大明的州府郡城相比还是不能比的。

拥有火炮和人数优势的明军,愣是被堵在坡州5日未见有破城的迹象。

也多谢小早川秀包争取的这5日,给了小早川隆景重新调整防线的机会。

如今坡州遇到明军数万主力,麻田已经被明军占领,虽然依然有积城、永平等城可以成为王京与涟川之间的联系,但是从战略上来已经算是被敌人切断了联系。

小早川隆景经过深思熟虑,在准备火船以应对明军水师的前提下,下令驻守涟川的福岛正则所部撤回抱川、扬州,以拱卫王京右翼,下令在朔宁的黑田长政撤回积城,替换驻守在这里的立花宗茂。

可惜他的命令下达的太慢了,等到命令传到朔宁,黑田长政早就已经带人向江原道方向撤走。

由于坡州城迟迟不能拿下,李如松改变了策略。他命右协张世爵率领本部走积城,下扬州,从东路对汉阳造成威胁。

也许是,历史的修正性,左协内的辽东军官查大受、祖承训被任命先锋官,率领骑兵本部在前开路。

积城与坡州不远,两边的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后世开车十几分钟的路程罢了。

但是在当下两地实际上是有山脉所阻,想要从坡州去积城,需要沿临津江朔源而上,翻过山陵才能抵达积城。

积城本就是坡州下属小县,尽管接到了小早川隆景要其死守积城的任务,但是立花宗茂认为积城城小,所部兵微将寡不足以守,因此提前率部向抱川方向撤走。

还是受限于当时道路的问题,从积城撤回王京,分东西两路。西路就是走坡州下汉阳,东路则是继续依临津江朔源而上,从支流抱川向南进入扬州盆地,再从扬州盆地以南而出,出去之后就是汉阳城东。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涟川撤守扬州,也需要经过涟川向下游行进,汇入临津江之后继续向西,再转道抱川进入扬州盆地。

换句话说在坡州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在万历21年,1月20日(文禄二年1月7日)这天,明日双方将领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汉阳东北方的扬州,一场史诗级的遭遇战即将打响!

却说立花宗茂受命固守积城,维护坡州右翼安全,但是实际上坡州与积城的水路交通实际上已经是被明军断绝的。

立花宗茂原本受命驻守到福岛正则从朔宁撤回,但是在听闻黑田长政已经撤往江原道之后,便认为积城已经失去了守备的意义,因此先一步撤兵。

但是或他并不知道的是,此刻的福岛正则也收在准备从抱川撤兵,并且因为城内他麾下的部队还扩散在涟川南部的永平,西部的金化、铁原,他不得不花了2天时间收拢散落的部队。

其实涟川撤回汉阳,不仅有走抱川这条坦途,福岛正则的第五兵团驻守涟川、永平、金化、铁原,完全可以从涟川走谷道,在沿着汉滩江道永平集结,再从永平向西来到扬州。

立花宗茂以为福岛正则不会走抱川,自然不会继续驻守积城,好让他从容撤退。

却是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次失误,使得在这里爆发了一场大战。

且说20日这一日,明军右协先锋官查大受、祖承训等人,率领3000由大同、宣府、辽东骑兵组成的混编部队,沿着临津江向积城进攻。

来到积城之后,却发现这里已是空城一座,这与他们此前获知的情报并不相符。

询问城内朝鲜百姓才知道,原来日军是在今日一早才撤走的。

祖承训骄傲的认为:日军才走半日,又多是步兵,行进速度必然不快。而我方都是骑兵,若是追上去之后衔尾杀之,必能大破日军。

查大受赞同他的观点说道“贼寇兵力于我相若(3000对5400),但我皆百战精锐,而寇土鸡瓦狗而,必能一击即溃。”

这个时代的明军将领有很高的自主决策权,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将令了。

尽管张世爵和李如松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他们小心,毕竟更具情报东路应该最起码有日军2个军团。

但是那5400个日军,就好似5400个战功,诱惑着整个先锋军上下3000人。毕竟经历了平壤、开城之战,日军不善战的印象早已深入他们人心,自然更不会将一群败退日军放在心上。

随即两人派人告知后面慢慢吞吞行军的张世爵,留下100明“倒霉蛋”驻守积城之后,便率领2900余人向西追去。

立花宗茂是后战国时代稍有的名将,他名就名在作战稳健却时常有奇招。

此次从积城撤退,他确实早早的就派人驻守在两边山上的烽火台上,若是发现有明军追击的话,便点燃烽火告知自己。

其实冬日里的烽火是很容易发现的,可是早已被“两脚军功”冲昏了头脑的查大受和祖承训,都认为这是山上猎户的炊烟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这里虽是朝鲜腹地,但是却是犄角旮旯,他们怎么都想不到日军会在这里修筑烽火台。

明军来袭的消息很快被立花宗茂得知,此刻的日军大部队还没有来到抱川山谷,情况非常危急。

他火速命令自己的弟弟原田统增带人沿着抱川山谷谷道继续向南,自己则带人上山而行,打算在山上给明军下一个埋伏。

待到正午时分,立花宗茂看到了从北方转道向南的明军骑兵部队,见到对面军容鼎盛,士气如虹的模样,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然而他此刻什么都不能左,只能派人走近道下山告知弟弟,让弟弟转身准备列阵迎敌。

但是两条腿怎么跑的过四条腿的呢,最后也只是快乐半步告知原田统增罢了。

原田统增听到明军骑兵来袭,随即命令军势转身,以长枪列鹤翼阵迎敌。

他们此刻的位置在山谷的中部,东侧边是绀岳山,西边紧挨着逍遥三,抱川从两山之间穿过。

在这种险要的谷地之中,中间可供同行的道路也就100米宽罢了。

不过抱川是浅滩,溪水刚刚没过膝盖,骑兵要是真的打算冲锋,是可以从溪水绕过来夹击原田统增所部的。

其实在听闻平壤一日、开城半日沦陷的消息之后,日军上下对明军已经有了一些恐惧。

这种恐惧实际上是由下而上的,毕竟就算上层大名再怎么封锁消息,总会从北边不断的接到溃兵,与他们第一个交流的一定是底层兵士。

因此当看到眼前来袭的是明军精锐骑兵之后,所有的日本士卒全部都紧张的咽了咽口水。

查大受带人来到原田统增面前勒马而立,观察了一番之后便看到队列中头戴华丽阵破风的原田统增,认为这必然是日军中的大人物。

随即他下令全军向日军攻去。

日军所部一共5400人,但是其中超过2000人都是马卒、挟箱持、铁炮足轻小者(铁炮装填手,预备炮手)、手明夫(预备足轻)这些半军事化、半民夫化的人,手里的武器也就只有一杆长枪罢了。

真正迎击查大受3000骑兵冲击的战斗人员只有1100余人,这1100余人摆在150米宽的谷道和抱川上,其实纵深是很浅的。

但是明军也没有傻乎乎的一窝蜂冲上去,这种不可能骑兵冲击事情也只有影视作品,和部分无脑小说中才会出现。

查大受所领骑兵居是常年与蒙古作战的宣大精锐,很多都是内附的蒙古人,自然使得一手好弓术,一般都是用弓箭骑射打乱对面的阵型之后,在一鼓作气冲锋凿穿对面的阵型。

但是如今战场宽度也不是很宽,骑兵骑射施展不开,便直接站在原地与对面的日军互射起来。

但是骑兵的短弓射程不够远,最多不过150米罢了,就算对面日军的丸木弓伤害不到他们,但是九州铁炮的射程却是妥妥的够了。

所以在双方对射的这段时间,不止的日军这边有些损伤,明军骑兵这里也不断有人受伤坠马。

但是黑火药的缺点就是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如今又处于山谷之中,烟雾更加不易消散,几轮射击之下居然将双方中间的视线完全遮蔽起来。

查大受看到这个机会,祖承训眼疾手快打算下令骑兵冲锋,但是命令刚刚下达就听到右侧山势森林之上也传来了铁炮齐响。

随着【砰砰砰】的铁炮激发火药的爆炸声响,一枚枚铅弹从铁炮中被射击了出来,射向山谷中的明军。

明军一时不查,因为要齐射对面阵型排的又比较紧密,一时之间竟然被射的人仰马翻,倒下了好几十位士卒。

“有埋伏!”“在山上!”

查大受、祖承训等将领和下面的明军几乎同时反应过来,但是此时山上的日军已经举着长枪向山下冲杀而来。

而对面烟雾中的原田统增所部,似乎听到了号令一般,反向想着明军冲杀而来。

一时之间明军两面受敌,明明自己才是追击的一方反而被日军埋伏下陷入苦战。

立花宗茂家臣十时连贞一马当先,直接用长枪挑飞了一名明军骑兵,但是那名骑兵坠马之后并没有受太重的伤,很快就拿起武器与其步战起来。

明军起初有一些混乱,被日军收割了一波人头,不过很快稳定下来的明军便与日军厮杀在一起。

很快日军就惊讶的发现,明军身上所穿的棉甲长枪捅刺之后虽然能破一个洞,但却伤不到背后的分毫。

有些长枪甚至在拔出的时候枪头落在了对面身上直接成了棍棒。

这其实就是铤接抢的问题,一旦枪头深陷之后,很容易出现枪头与枪杆分离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铤接抢并不适合捅刺的原因。

除了枪头刺不进去以外,明军的战斗的素质也比普通的日本足轻要高很多。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毕竟这3000明军都是北军精锐。

如果一定要对比的话便是人人都是武士阶级,即便没有军屯土地,也是受招募的浪人阶级,又岂是这些九州临时征募来的足轻可以比的?

明军的战斗力很强,即便是武士对上明军都不一定能讨到好处,而往往需要好几个足轻一起战斗才能趁其不备收割下一名明军的首级。

当然明军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的,即便有棉甲在身,胳膊窝、脖子都是明军的弱点,日军若是相互配合,还是可以趁机杀死几个的。

再说了,明军也不是人人都装备棉甲,这东西还是辽东军装备的最多,但也没有全部列装。像宣大骑兵更喜欢穿皮甲内衬的鱼鳞甲或者札甲,这东西长枪就有缝隙可以捅刺了。

在加上日军有铁炮助阵,就算不能破了明军的正面胸甲,总有几个倒霉蛋会被打中头部而亡的。

双方在绀岳山脚下厮杀了1个小时,双方其实都陷入了苦战。日军虽然近身作战陷入下风,但是毕竟有铁炮在远处点名狙杀,同时也能对明军造成压制。

在这个时候,谁都不敢撤退。

对于立花宗茂来说,日军组织度就这样,如今凭一股勇气死战,若是撤了便会陷入无法挽回的溃败之中,到时候便是九死一生了。

对于明军将领来说,如今虽然陷入苦战,但是他们拥有防护装备上的优势,人数上也没有特别碾压,打起来倒也得心应手。

甚至有人相信,只要坚持下来,胜利必然会属于他们。

但是胜利的天平就是这样的神奇,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句,众人透过人群间的缝隙向后方看去,却是一队日军从抱川对岸逍遥山防线的山道冲了过了。

“援军!是援军!”

“倭寇的援军到了!”

来的正是受命从涟川撤兵,途径抱川的福岛正则所部,一时之间攻守彻底异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