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 【2157】唇齿相依

做t是比较快,不痛,一把明确诊断,同时如果阑尾部位有堵塞物能照出来。再一块做个肠道t的话,可以顺便确诊是否有其它梗阻存在。

两个项目衡量利害关系,t的辐射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是做t好。大家对儿科大佬的这项提议认可,有争执的地方在于通便。

施旭请教儿科大佬:“灌肠吗?”

“我们儿科尝试过,效果还不错。”罗景明帮聂加敏说。

“你们是没试过。灌肠后突发穿孔,到时候家属说你是灌出来的穿孔。”孙玉波撇撇嘴。

普外科阑尾炎患者见得最多,真就有这样的纠纷出现过。虽然从解剖学上讲,灌肠用的管子从肛门直肠进去仅有那么长,离阑尾部位远得很,压力根本不高。家属非要硬扯这两者的因果关系是十分扯淡。无奈的是,部分家属永远只会认定临床上某些意外发生和之前的医疗行为发生关系,而不会想着是患者本身的情况恶化出的事,在医院里无理取闹。

孙玉波说的是现实。临床遇到阑尾炎切是硬道理。因为医生和其他人一样,喜欢少一事而不是多一事。一刀切掉多爽,而不是保保保突然穿孔到时候家属告死你。

既然如此,为什么儿科的敢提灌肠这样风险高貌似无益的事。

灌肠对阑尾炎是起不到直接治疗效果,此刻的灌肠主要针对这孩子的其它症状。这孩子便秘,大便不通,肠道有些梗阻,加重身体负担。况且阑尾炎和便秘可以说是能有点儿关系,有时候粪便会堵塞在阑尾形成阑尾炎,说明肠道内大便梗阻对这个病不友好的。其它肠管内便秘,同样会引起脏器器官的神经反射能让阑尾管腔痉挛变窄,引发供血阻碍,让细菌有可乘之机。

通便有效的话,可以间接地减轻阑尾炎。

儿科敢提建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罗景明对普外二的人毫不客气道:“你们不看人下菜吗?”

小孩子病情变化快病情变化莫测是儿科一大特点。儿科是医疗纠纷重灾区的老二老三,仅次于产科。懂行的都懂。儿科处理医患关系比起普外二有经验多了。

一个医生敢不敢为患者做其它风险尝试,在于家属。

大家的目光再放到了孙蓉芳身上:谢妈妈作为家属太可靠不过。

曹勇靠过去,倾听着谢佑天小朋友嘴里的喃喃声:“姐姐——”

儿子在喊姐姐。孙蓉芳叹口气,儿子以前在家调皮爱和姐姐对峙,一到关头喊姐姐救命。和她老公一样。谢长荣表面骂女儿没半点好,心里时时刻刻关注女儿的一举一动,比谁都介意。老谢家的人是这幅德行了,嘴倔,死爱面子。

四周一帮老师医生听这孩子找姐姐,内心里那根弦被触动了。姐姐不在这,在救其他人的命。当医生永远避免不了这种状况发生,如果同行不伸手救同行,这活儿谁敢干。医生的心不是硬的是软的。一个个感受到唇齿相依。

“没事没事,你姐姐不在,哥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