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 【1378】意见相左听谁好

被她说得卡了两次,徐医生需要承认她说的部分是事实:“我是没去过国协心血管内科,没和你们医生接触过。所以关于你们的技术范围,我只能听他人说。”

人家亲口证实她的推断。

徐医生要说自己为患者尽力的事:“譬如你们外科的傅昕恒医生,和我们外科同事是比较熟悉的,他应该了解你们心血管内科的情况,我找了他让他派人过去看看患者现在的情况好做打算。主要是病人家属很担心,我们多问问其实同样是为了帮你们躲避风险。国陟的申医生出差,现在在我身边。我刚才和他讨论过这个病例,询问过他的意见。”

两个医生对话的时候,老奶奶和周先生站在旁边偷偷地听着。

老奶奶听见医生们提起国陟医院,贴在周先生耳朵边悄声说到今天的事:“我儿子的情况同样是请了国陟的医生过来会诊的,最后是谢医生不是国陟的医生帮我儿子做了手术解决我儿子的难题。”

周先生表示惊讶:国陟的医生鼎鼎大名,竟然要给谢医生让位?这位谢医生显然比国陟医院的医生水平高多了,真是个专家了。

“我说的全是真的。”老奶奶一口咬定。同是患者的家属基于同病相怜的心理,她力所能及地提供信息给周先生,希望周先生为朋友找到最好的医生救命。

周先生的心头略有踌躇。对徐医生他了解,和谢医生今天第一次见面不了解。只听老奶奶单面之词来做决定有点怕出错。

耳听谢医生和徐医生的意见好像不太一致,搞得他不清楚该听谁的话好。所以说,不是找越多医生越好。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家属不是学医的,等到做选择的时候脑子会混乱成一片。

外行人不懂,以为医学如同买东西买服务,认为技术越尖端越好,用药越先进越好,服务要越高端的医院越有名的医生越好,做什么手术的话选取名气听起来最高大上的。

这个原则是错的。

医学上很多技术是分不了伯仲,说不好哪一种更尖端。临床用药讲究的是精准,不是越先进的药物越好,要对症对因。三甲医院不少,有名医生不少,你找上几个名医名医个个固执已见,会导致你更不知道要听谁的。手术更没有什么高大上和非高大上的。总之,只有合适患者的最好。至于哪种治疗方案最合适患者,如果患者本身病情很复杂,医生们会出现越多学术观点。而且不会有什么法官或上帝来评判谁对谁错,只能是患者和患者家属自己选。

周先生脸上的茫然注定只好继续观望情况。

徐医生道出国陟医生的意见:“申医生是国陟有名的心血管内科医生。我上次去国陟进修跟的他学习。他一样认为这个病例如果要做桡动脉穿刺风险太大,很容易失败,导丝说不定会在桡动脉里头卡顿,到时候要再叫外科剖开血管取导丝是很糟糕的医疗事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