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我要做驸马 > 第四百九十六章 你听错了

对于老朱来说,女人只是他用来繁衍后代的工具,甚至根本不能称之为人,当然马皇后除外,在老朱心中,马皇后与他是贫贱夫妻,两人结识于乱世,彼此相互扶持,甚至在马皇后去世后,老朱就再也没有动过立皇后的心思,因为在他心里,自己的婆娘已经没有了,也不可能再有人替代她的位置。

可以说除了马皇后外,其它女人在老朱眼里只能算是工具,既然他都要死了,这些工具留着也没用,反而还要让朝廷出钱养着她们,简直浪费粮食,于是还是全部赐死省事省力。

以上就是李节根据老朱平时的表现,推算出来他对赐死妃嫔这件事的真实想法,虽然没有证据,但李节却有七八分的把握,剩下的两三分,则可能是老朱还有其它的考虑,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也许在后世人看来,老朱简直就是个无可救药的封建大男权癌,不过这个称号落到老朱头上倒也不冤,毕竟老朱本来就是生活在封建社会,这个社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男人展开的,女人只能做为男人的附庸,更何况老朱还是这群男人的老大,他的想法自然也更有代表性。

也正是因为女人在老朱眼里只是工具,所以李节才说老朱并不好色,毕竟但凡好色的人,一般都会有点怜香惜玉的心思,更何况老朱赐死的妃嫔之中,可是有不少都为他生下了儿女,但老朱依然狠心的将这些女人赐死,丝毫不讲任何的情面,毕竟只是工具而已,用完了自然没必要再留。

“姐夫,你对这件事到底有什么看法,咱们是不是要遵照皇爷爷的遗嘱?”朱允熥看到李节沉吟不语,这时也终于沉不住气问道。

不过朱允熥在说这些话时,脸上的表情也有些纠结,身为老朱指定的皇太孙,按理说朱允熥应该毫不犹豫的完成老朱的遗嘱,只是赐死妃嫔让她们殉葬这件事,传出去实在有些残暴不仁,不但会影响老朱的名声,同样也会影响到朱允熥的名声,毕竟他可是直接的执行者,说不定后世人会把责任全都推到他的头上。

同样,梅殷也是一脸的纠结,他之所以被老朱看重,就是因为他敏而好学,是朝中有名的大儒,做为一个读书人,最起码的良知他还是有的,如果真要遵照老朱的遗嘱,那这件事可就要由他去办了,到时这个骂名他也要背负上一半。

李节听到朱允熥的话时,也似乎终于从沉思中醒来,只见略一思量就露出一个淡定的微笑道:“陛下,荣国公,其实你们误会陛下的意思了!”

“误会?”朱允熥和梅殷听到李节的话也全都瞪大眼睛,特别是梅殷,他发誓自己绝没有听错,当时老朱就是吩咐自己要让那些妃嫔殉葬的。

看以朱允熥与梅殷不信,李节却是忽然叹了口气道:“陛下临终之前,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有些话也没有交待清楚,比如荣国公见到陛下时,就听到陛下要让宫中的妃嫔殉葬,后来我去见陛下时,陛下却忘了之前对荣国公说过这件事,于是又对我叮嘱了一遍!”

“既然皇爷爷叮嘱了两遍,那就可能不可能有错了?”朱允熥听到李节的话更加糊涂了,梅殷也是一脸的不解。

“不一样,陛下当时叮嘱我,也说了要让妃嫔给自己殉葬一事,当时把我也吓了一跳,甚至有些不敢相信,于是就多问了一句,是不是要将妃嫔赐死后给陛下陪葬?结果陛下却纠正我,说是要等妃嫔去世后与他合葬!”李节笑着解释道。

“合葬?”朱允熥与梅殷听到李节的解释却全都瞪大眼睛,一个“殉葬”一个“合葬”,虽然只是差了一个字,但意思却是千差万别,更关系到数十条人命。

“不错,陛下的意思就是等各个妃嫔去世后,送到孝陵与太祖皇帝合葬,只是当时陛下已经处于弥留之际,表达有些混淆罢了!”李节最后十分肯定的道。

“原来如此,我说皇爷爷怎么会下这种旨意!”朱允熥听到李节的话也松了口气道,对于李节的话,他似乎没有半点怀疑,毕竟他和梅殷都还没有开口,李节就知道是什么事情,显然是真的听皇爷爷说过,而且李节也没有骗他的理由。

梅殷听到李节的解释却露出几分狐疑的神色,但是看到朱允熥已经表态,当即也开口赞同道:“多亏了靖海侯细心,否则我就错会了陛下的意思了!”

“荣国公,既然事情已经搞清楚了,那就按皇爷爷的嘱托去办吧,皇爷爷安葬时,宫中的妃嫔也全都要一起送行,等到安葬了皇爷爷后,就将她们安置在南京的皇宫之中生活,等到她们百年之后,再葬入孝陵之中!”朱允熥这时也立刻吩咐道。

“臣遵旨!”梅殷也再无迟疑,这么做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他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正事终于谈完了,李节也站起来告退,毕竟锦衣卫那边还有一堆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朱允炆现在依然没有任何的消息,所以他必须亲自盯着,否则他和朱允熥都不会放心。

朱允熥也知道李节身上的担子很重,所以也没有留他,刚巧梅殷也借机告退,于是两人就一起出了暖阁。

不过刚一出门,梅殷却忽然挡在李节面前,两只眼睛也紧紧的盯着他问道:“靖海侯,你老实告诉我,太祖皇帝真的和你说过要让妃嫔殉葬的事?”

“那是自然,否则我怎么会知道这种机密?”李节笑呵呵的反问道。

“可是……可是我十分肯定自己绝不会听错太祖皇帝的意思!”梅殷犹豫了一下再次追问道,虽然刚才他选择了退让,但却想搞清楚事情的真相。

面对梅殷的追问,李节却是淡定的一笑道:“荣国公,我们身为臣子,有义务纠正君王的错失,这不正是你们儒家所追求的吗?至于太祖皇帝当初说了什么,真的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