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富矿 > 第882章 救灾

打电话过来的是杨东升明天约见的人。

他们是xx单位,代号624。

好在东升重工、东升半导体也为军队生产了不少产品。

再加上这些年,国内企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各种部门也逐渐放开。

杨东升才能跟他们联络上,寻求合作。

“杨总,实在抱歉,单位出了点问题,我们恐怕不能赴约了!”电话对面道。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由于是在电话上,杨东升也没有多问。

足足等了大约一个小时,于同学那边终于传真过来一份公文。

除了震中、震级,还有最新统计的信息。

“除了之前的一亿捐款,我们集团商讨决定,再追加价值十亿元的救灾物资。”杨东升道。

实际上,就是杨东升自己跟自己在心里算了一遍。

“太好了!”于同学话语一转,“不过现在领导恐怕没时间见你!还有两个县没联系上,山体滑坡把路给埋了,电话线也断了,领导正想办法跟空军联系,希望他们能派出飞机过去看看!”

杨东升一听,就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段新闻。

空军的直升机来回飞了八次,最终都没降下去。

最终只能派十五个空降兵冒死空降灾区,为直升机开辟着陆场。

“刚刚发生地震,这时候余震频繁,灾区那边现在肯定正在下暴雨,直升机就算能找到地方,恐怕也降不下去。固定翼飞机过去,太高了,什么也看不到;太低了,那边又是山区,一不小心就撞山上了。”杨东升道。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黑鹰”直升机的时候,差点同时引进了“支奴干”直升机。

可惜国家太穷,如果当初能引进几架“支奴干”,此时来个单点悬停……

“那怎么办?”

“用无人机!”杨东升早就为这一天准备多时了,“无人机飞行速度慢,重量轻,灵活性高,有些无人机还能在泥路上降落!而且即便出了事故,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

“空军有这样的无人机吗?”于同学一愣。

“空军有没有,我们不知道,不过我们有!就在长安,我们跟科学院、电子科技集团、消防部队合作的一个项目,本来是打算农业用的,不过我感觉评估农作物长势的那种无人机,用来看看地形,为直升机寻找一块合适的降落场,还是可以的!”杨东升道。

“你们的无人机能飞过来吗?”于同学语气里满是兴奋。

“这些飞机的航程有几千公里,让它们飞过来没问题!不过从长安飞来川省,得有空军、空管部门的批准,我们自己去申请需要不少时间,最好我们双方以救灾的名义联合申请!”

于同学连忙道,“你稍等,我马上跟领导汇报……这个,你能来一趟吗?”

川省政府和东升重工一起出面,国家紧急批准了东升重工的无人机进行跨省救灾。

还派出运输机,把多个无人机操作台从长安运到蓉城。

几个小时后,多架无人机从陕省转场到川省。

这些无人机,不但有拍摄遥感图像的,还有中继通讯的、运输的、天气预报的……

当第一架无人机穿过厚厚的云层,传回其中一座失联县城的景象后,现场一片沸腾。

无人机在来回飞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成功在距离县城不远的地方,为直升机找到了一处着陆场。

并且在最终返航前,又找到了两处备用着陆场。

根据前方气象侦察无人机传回的图像,天气稍微有好转的迹象,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直升机就载着人员、物资出发,并且在两处着陆场都成功降落,为灾区送去了人员和物资。

驻川的各支部队陆续投入救灾。

傍晚时候,杨东升手下的救护队也乘坐飞机抵达蓉城。

附近各个矿场的挖掘机、工程车,陆续运了过来。

几天之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救援队和记者也纷纷赶来。

跟前世相比,其中少了某个喜欢集体默哀,拍照作秀,记者比救援人员还多的队伍。

除了高达11个亿的捐款,东升重工的无人机也频频在电视台上露脸。

农业遥感无人机,每隔两个小时,就能对灾区扫描一遍,让抗灾指挥部,了解灾区的变化。

虽然北斗也有短报文功能,但是中继通讯无人机为灾区提供了更大容量的通讯能力。

杨东升陆续把长安能飞的无人机都调了过来。

多旋翼无人机支援给各个救援队伍。

同时加快小型支线无人机的生产。

这种小型无人运输机,可以直接在泥泞的土路上降落。

尤其是在卸完货之后,可以在一百米的距离内,完成起飞。

其便捷性,相比于直升机也不遑多让。

运输效能却高出直升机十几倍。

为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的救援队,送去东升食品捐的牛肉罐头、牛肉干、水果罐头、果干、药品和水。

东升矿业也根据多年野外作业经验,捐赠了大量可快速安装的简易板房。

地震的时间比前世提起了一个多月,天气比前世冷了很多!

尤其是作为重灾区的山区,夜间气温只有几度。

而还一直在下大雨,非常潮湿。

相比于帐篷,这些板房的保温、防潮效果更好。

作为临时医院的效果,也是帐篷没法比的。

东升重工的步履式挖掘机,也露了一回脸。

有一段坍塌的山体,堵塞河道,形成了堰塞湖。

前世我们是使用米-26,吊着挖掘机过去,才挖开了这段河道。

现在他们有了步履式挖掘机。

挖掘机自己翻山越岭,过去挖开了堰塞湖。

这些电视画面,通过电视台传播到全国各地。

杨东升受到了位临抗震救灾前线,指挥救灾的领导的亲自接见。

增长停滞了许久的能力,又有了大幅提升。

……

川省盆地四面环山,尤其是西边,平原向青藏高原过度的地带,山势陡峭,海拔急剧攀升。

由平原西侧,向西二三十公里范围内,到处都是三千多米,四千多米的高山。

川省已经是我们国家的大后方,这些山区是大后方的后方。

过去几十年,国家花费巨资,在这里建设了,我们国家最大的风洞群,以及高空试车台。

汽车行走在山路见,可以看到道路两边,到处都是山体垮塌和树木断裂的痕迹。

不知道什么时候,道路就会被阻挡。

好在他们没往山里走太远,就在一座河谷内,见到了一片高大的厂房。

其中一座厂房门口立着三座巨大的烟囱。

这里正是我们国家第一座,也是此时唯一一座高空试车台。

虽然杨东升之前没来过这里,但是他们的长江、黄河发动机都在这里测试过。

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功勋试车台。

下车后,跟众人打过招呼。

通过介绍得知,这座高空试车台的核心部分,是由14台大功率电动机带动的压缩机,每台电机的功率是1.2万千瓦。

这些电机和压缩机位于两个厂房内,一半负责压气,一半负责抽气。

辅助设备包括加温器、混合器、干燥及降温装置等。

可以根据模拟要求,向试验舱内的发动机,提供最大供气量350千克每秒,最大供气压力4.5个大气压的气流。

配套的加温器能够把流量近70千克每秒的空气,从常温加热至500摄氏度。

降温装置能够把流量近50千克每秒的空气,从常温降至零下70度。

众人只在外面绕着厂房看了一圈,没有进入厂房内参观。

地震后,厂房裂开了一道肉眼可见的裂缝,已经成了危房。

厂房内的各种精密设备,损坏情况仍然在检查。

与厂房一江之隔就是住宅区,大多是由红砖建设而成的筒子楼。

专家和领导的住宿条件稍好一些。

不过也大都在地震中,成了危房。

“六十年代开工,九十年代建成,建了整整三十年。只用了十年,这就……”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职工心疼的直落泪,就差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杨东升虽然也觉得可惜,却是另外一种看法。

这个试车台就算没有被地震损坏,我们国家也需要重建一座高空试车台了。

光是这个环境就能吓跑很多人。

听说他们这两年,人才流失严重。

还有他们的设备,也有些陈旧了。

运行时,近20万千瓦的功率。

光为了保证这些电机的运行,就专门建了一个厂房进行变频。

还配备了一个大型变电站。

整个设计太复杂了。

十四台大型电机加压缩机的组合,万一中间有任何一台电机、压缩机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试验中断。

东升重工正在研制的下一代“海河”航空发动机,高空高速性能大幅提升。

这座高空试车台,恐怕已经不能满足试验需要。

他们现在有更大的压缩机和电机。

不过杨东升觉得如果使用燃气轮机为动力,带动压缩机,设计会简单很多。

天然气输送管道就是这么运作的。

存储天然气,也要比存储电力简单的多。

燃气轮机产生的高温尾气,还可以为空气加热、制冷。

之前我们国家在燃气轮机技术上太差,但是现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