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四四七章 文化之道

史家惜言,古而有之。

这就导致故事本身显然缺少诸如杜英之前讲过的《白娘子》这种的抑扬顿挫、高低开合、随时随地适合断章的优点,难以引人入胜。

郗道茂温声说道:

“是啊,这其中的大多数,放在史书之中作为文字记录没有任何毛病,但是放在报纸上作为故事,显然连‘有趣’这个最基本的特点都没有办法具备。”

“何为有趣?”新安公主也来了兴致,收起来脸上半娇半媚、打算搞事情的神情,盘膝坐好、小脸儿格外严肃。

郗道茂看了一眼杜英,当初这个概念也是杜英讲述的,但杜英此时仍然在快速的翻着一篇篇故事,显然并没有想要解释的意思。

这个懒家伙······郗道茂在心里嘟囔一声,含笑说道:

“夫君之前所言,有趣,趣味也,趣味何在,在字里行间能够有引人入胜之处,在于于理,逻辑吻合、符合常理;于情,则或喜悦,或哀伤,或忧愁,或平静,千百种情感,不一而足,当至少具备其中的几种,令人感同身受、五味杂陈。

虽不求一定在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但情节之转折、人物之好恶,都当有所变化,体现人世之多变、人情之繁杂,引人共鸣。

如此,方有阅读之趣也。

这是好的故事,而不好的故事,就如眼前所见的,不过就是在记流水账而已,如何能够称得上是好故事呢?”

新安公主明白过来,直接从杜英手中拽过来那些文稿,细细看了一篇,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味同嚼蜡,的确是看不下······”

她话还没有说完,就看到搭在郗道茂腿上的薄被,略略有些起伏,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游走。

新安公主顿时看向杜英。

杜英的一只手随意翻着文稿,另一只手看上去是很懒散的垂在了桌子下,但是······

很显然在郗道茂腿上作怪的手就来自这家伙!

本宫在认真的学习和领悟,结果你们两个反倒是······

小姑娘的眼神里面到底是藏不住事的,所以杜英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家三夫人也开启了捉女干雷达。

手上动作一下子停住,他淡淡说道:

“若是把这些文稿直接刊登在了报纸上,那么恐怕只会让人觉得报纸后继乏力。

如此一来,想要振兴文脉、另辟蹊径的可能没有了不说,而且还会让人觉得关中最终弄出来了这种不伦不类的文风,既让人欣赏不了,且半文半骈,说是史料又未免高攀,贻笑大方也。”

郗道茂明白杜英的担忧,关中如今在军事和经济上都逐渐形成对江左的压倒性优势,江左的经济命脉甚至都逐渐掌控在了关中的手中,但是在文化上,江左到底是衣冠南渡之处,是中原正统所归。

在天下人眼里,能够代表华夏文化、代表文脉传承的,还是江左。

这是目前的关中犹然比不了的。

所以杜英一直以来都想要借助报纸,鼓动起来新的文风,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发扬“大众文学”。

避免文学的曲高和寡、自娱自乐,让文学能够走入千家万户,能够从《阳春》《白雪》变成《下里》《巴人》的同时,还保持其趣味性、教育意义等。

甚至本身这就是发人深省、陶冶情操之道,不应该局限在社会的上层,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资格、也有理由接受文学的熏陶和浸润,以提高整个时代的德操。

然而很显然,现在这有些不伦不类的,让杜英感到失望。

郗道茂微微低头:

“夫君曾经和妾身说过文学之道,但现在之文学显然并非夫君所欲之文学,中间没有能够引领好,使得整个文风误入歧途,是妾身的过错。”

杜英反倒是不再皱眉,那一只本来都要抽出来的手再一次灵活的“走动”,还时不时捏一捏。

郗道茂“唔”了一声,本想嗔怪的看向杜英,又心中有愧,只能硬生生的忍住。

杜英占了便宜,自然也不好再让自家夫人委屈巴巴的,微笑着说道:

“既然是从头开始,那么有一些偏颇和不足,是情理之中的。人无完人,更何况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激发起整个关中的创作热情,夫人亦然功不可没啊。”

说着,杜英拿手量了量这些稿子的厚度:

“只是经过筛选、勉强入目的就有这么多,所以还有更多是比这更差的,这说明现在关中之文脉,已经有复苏的迹象。

但是由于关中在战乱之中太久了,百姓们能够识字就已经不错,更不要讲出来一个跌宕起伏的好故事,因此也不能强求。

更不要说,戏剧,在关中是草创,在天下,又何尝不是独一份?江左文风鼎盛,却也不见得能够写得出来这些故事,夫人可还记得当初在京口,关中的戏剧不是一样吸引了很多人来看么?

所以啊,万事开头难,文学之道,现在的关中也不过只是刚刚走上来了而已,想要得到全面的振兴和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

至少要等教育完全跟得上,这样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们,有自己更为成熟的认知和阅读经验,而作为受众的百姓们,也不至于磕磕绊绊才能理解清楚故事的含义。”

顿了一下,杜英话锋一转:

“不过夫人既然想要做好这件事,那么一切都交给时间,显然还是太慢了。

不如夫人尝试着在报刊上开设专栏,专门讲解分析每一次刊选的文章,品评指点,说出其中利弊,同时还可以向民间广发邀请,请读者们一齐来信,讨论故事之得失、争辩主旨之优劣。

到时候,想来故事本身的寓意,就算是没有那么明确,也会被人一点点的挖出来、分列清楚,也就不需要担心这故事本身是否引人入胜,因为故事也不过是报纸上的一部分,真正引人入胜的是故事和其下的评论这个整体,也就是报纸本身了。”

郗道茂笑眯眯的说道:

“夫君说的极是。

所以妾身还可以尝试着请当世之名家对故事进行品评,如此,名家点评有之,可以使作者知得失;读者品评有之,可是使其余读者明寓意。相互辉映,故事本身反倒是不重要了。”

“哈哈哈,夫人举一反三矣!”杜英开怀大笑。手机用户看晋末多少事请浏览,更优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