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殿。申时一刻,两府重臣应时赶到了殿内。十多年过去,朝臣早已轮换了一遍,五年前,寇准老死于京师。
为了彰显寇准的功绩,李杰不仅以王公之礼,厚葬了寇准,并且还给他加了‘文正’的谥号。
唐朝时期,文臣死后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加谥‘文贞’,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能够得谥‘文贞’不过六人而已。
不过,到了宋朝,尤其是到了仁宗时代,为了避讳,‘文贞’改为了‘文正’。
截至今日,宋朝开朝七十余年,得封‘文正’的文臣,不过李昉、王旦两人而已。
寇准,正是第三人!当然,相比于李昉和王旦,寇准死后的荣耀更高一些,毕竟,寇准可是第一位以王公之礼下葬的文臣。
除了寇准之外,王钦若、丁谓等老臣也先后离世。上一代重臣之中,仅有王曾和李迪两人尚且在世,只是,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已然退居二线,远离了权力中枢。
而今,朝廷首相是吕夷简,次相为章得象,参知政事分别是范仲淹和韩亿。
枢密院那边,枢密使是王德用,上一任枢密使曹韦于四年前病逝。曹韦死后,王德用顺理成章的接任了枢密使一职。
李杰在位期间和历史上的仁宗时期完全不同,似枢密院这等军事机构,其掌控权始终在武臣的手中。
当然,文臣也是有点作用的。一般而言,枢密院副使中最少会保留一个文臣。
比如现在的枢密副使冯元,他就是地地道道的文臣出身。其实,如果站在冯元的角度,他本人是不愿意进入枢密院任职的。
一来,他不是特别懂兵事,二来,文臣出身的他,在枢密院中的地位多少有点尴尬。
但,没办法,谁让这是陛下的旨意呢?不只是他在枢密院当过吉祥物,吕夷简当过,章得象当过,范仲淹也当过。
他,并不是特殊的那一个。不一会,鞭响!
“圣驾到!”听到这话,众臣连连起身,神色恭敬的朝着御台,齐齐一拜。
“恭迎陛下!”
“圣躬安!”
“平。”
“谢陛下。”一阵简短的礼节之后,众臣先后落座。十多年过去,李杰已然接近而立之年,虽然他的容貌已经很年轻,但他俨然蓄起了胡子。
入乡随俗嘛。
“关于契丹求和一事,诸卿是怎么看的?”今天召集两府重臣于讲武殿开会,主要是为了两件事,第一件便是契丹求和的事。
一个多月前,狄青大破契丹大军,攻入契丹中京大定府,契丹太后萧耨斤以及契丹皇帝耶律宗真,都被狄青所率的大军生擒。
虽然宋军几乎是以碾压之势击破了契丹大军,但先锋狄青仍是一朝成名天下知。
生擒契丹的皇帝和太后,这一战,近乎是灭国之战。狄青,怎能不名满天下?
而且,此时的大宋并没有重文轻武之风,武人的地位已然和文臣并驾齐驱。
尤其是在从事海贸的商贾眼中,武人的声望更是超过了文臣。毕竟,大宋在海外的威名,靠的是这些武臣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文臣治世,武臣拓土,双方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职责不同而已。萧耨斤和耶律宗真被生擒之后,立刻向大宋发来求和的诏书,尽管他们已然是阶下之囚。
但契丹的底子,还是有一点的。况且,以大宋现有的生产力,即便名义上占领了契丹,也无法实际统治。
契丹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如今契丹所属的领土,绝大多数都是以草原为主。
大宋即使占领了,也抽不出人去开拓。何况,开发这些地区的成本也很高。
大宋完全没必要全占了。按照李杰的设想,契丹只要去掉帝国的封号,并且向大宋称臣,成为大宋的附属国即可。
当然,似上京、东京这样有着一定基础的熟地,大宋是可以拿过来的。
至于,更北边的地区,李杰实在是没有占领的兴趣。像什么黑水女真之类的部落,就留着给契丹人去敲打吧。
除了压榨这些小族之外,契丹人还能干什么?自然是打哪来,回哪去。
广阔的草原,足以安置契丹人,以后,他们可以为大宋养牛,养羊,养马。
大宋,尤其是汴梁附近的老百姓,最喜欢吃的便是羊肉。没有一只羊能够活着走出开封!
契丹人如果能够找到定位,老老实实的给大宋当牧羊人,契丹上层贵族,还是能过上体面的日子。
少顷。作为当朝首相,吕夷简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发表了意见。
“臣以为,可将黄龙府以南的疆域,全都纳入我朝境内。”不得不说,吕夷简的胃口很大,一张口就要了契丹的大半条命。
黄龙府以南的所有疆域?那可是契丹境内最好的一片地域。如果真的拿下了,契丹贵族们日后怕是只能喝西北风了。
紧接着,吕夷简又阐述了一下为什么要这边地域。片刻后,吕夷简刚刚发表完意见,那边,范仲淹就直接跟他唱起了反调。
“臣不认同吕相的建议。”
“黄龙府地区,族群混杂,且距离bj太远,开发此地的代价太大。”范仲淹不同意吕夷简的意见,倒不是因为私人恩怨,他只是单纯觉得投入和产出不匹配。
在他看来,只要拿下渤海湾周边的疆域即可。渤海湾是天然的良港,辽国苏州更是和登州隔海相望,并且从辽国苏州前往高丽,距离更近。
辽国苏州——高丽,登州——倭国,如此安排,更加有利于海贸的发展。
“嗯。”听完范仲淹的言论,李杰微微点头。
“吕卿和范卿所言皆是谋国之言,众卿如何看待?”听到这话,台下的诸臣顿时明白,官家这是让他们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