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明末凶兵 > 第653章 引蛇出洞

第653章引蛇出洞

以当时皮岛的实力,只要毛都督兵权在握,就算在皮岛把袁崇焕宰了,朝廷以及辽东方面又能说什么?到时候就说袁崇焕船翻入海淹死了,谁能查的明白?偏偏毛都督太多忌讳,压着下边的人没有动手。反观铁督师,一点忌讳没有,陛下和内阁那边做事赶越线一步,那就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这种事儿就是不能犹豫,这个时候可不光是做给朝廷看,也是做给晋北势力看的。这事一出,某些人也该琢磨琢磨了,要是敢跟朝廷勾勾搭搭,那下场跟这些人也差不了多少。

总之,晋北就是晋北,陛下也好,内阁也罢,谁也别想把手伸进来,哪怕一根手指都不行。敢伸一根手指,就剁一只手。

随着晋北出台志愿征兵政策,又有朝廷支持,大明北方各地尤其是山东、陕西以及山西和巴蜀的退伍士卒一窝蜂的往晋北赶。这些年关于晋北的传说有很多,如今大明各处动乱不断,而晋北成了最繁华最安全的地方,而且在晋北军当兵还能拿到足额饷银,家人也能得到粮食。所以很多人愿意去晋北当兵,更何况是跟俄国人打仗。

大明各处吃空饷严重,而且就算当兵好多地方也是吃拿卡要最后到手里也很少,这就导致许多地方征兵困难,更有很多人放着官兵不当退伍回家,甚至是投了流寇。这其中张献忠以及李自成麾下最能打的军队就是原来的边军,其实,能当官兵谁愿意当流寇?

在晋北当兵就没那么多担忧了,饷银给的足,死了家人也能拿到抚恤,这对这些不受尊重的士卒来说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就在晋北征兵的时候,关于朝廷派遣文武官员团队管理志愿兵的事情也不胫而走,这下百姓可就有不同想法了,大部分人觉得内阁这边太过分了。

朝廷让晋北出钱出力,最后志愿兵还由内阁派人管,别说晋北官场不乐意,跑过来投晋北军的老兵也不乐意。由朝廷官员接手,这以后各种福利能保证么?实在是以前吃过的亏太多了,尤其是那些当兵好些年的老油条,深知官场黑幕。针对此事,好多人上书朝廷,陈述不公。

此事毫无公平可言,闹得很严重,内阁也知道这事做的不怎样,不过他们也是有恃无恐,干脆装聋作哑。这些人也就嘴上聒噪下,也不敢做什么。

志愿兵的事情是个麻烦,同样还有一个大麻烦,那就是远征西伯利亚势必会对中原战局产生影响。如今正是剿灭张献忠这支流寇的关键时候,偏偏发生西伯利亚惨案,曹文诏、刘国能这些晋北派系的将领肯定要领兵回去参加西伯利亚大战的。更何况晋北军现在不受待见,曹文诏也懒得继续留下来跟一帮子官员斗心机。

这下可就苦了孙传庭了,作为河南巡抚孙传庭身负剿匪大任,虽然对铁墨有些意见,可是对晋北军的能力他是非常认可的。如过曹文诏和刘国能领着兵马撤走,后边会发展成什么样可就不知道了。孙传庭不乐意,但撤兵是势在必行,在没有好处拿的情况下,曹文诏也不会在这里浪费兵力。

十一月里,整个大明讨论的都是复仇,志愿征兵计划也很顺利,共有八万多士卒加入到远征计划中,再考虑到之后征调的蒙古仆从军远征军人数能达到十万,兵力应该足够了。

不过在远征之前,不得不考虑一下流寇的问题,现在流寇龟缩在开封府南部一带,看似没有了威胁,可实际上流寇开封府南部,又有黄城山防线,反弹性还是很足的,至少眼下的问题必须解决一下才行。其实曹文诏也不希望好不容易打开的剿匪局面,因为晋北军撤走,再让张献忠这支流寇死灰复燃,没必要为了跟内阁斗气,而放过张献忠。

大明上下被复仇的焰火覆盖时,孙传庭也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这一次曹文诏以及刘国能等人全部到场,大家讨论的不是怎么攻打斯拉夫人,而是如何对付流寇,曹文诏常年跟流寇交手,所以对流寇的问题最有发言权,“孙大人,西伯利亚开战以后,许多事情就会失去控制,远征战事不利,需要援兵的可能我们不得不考虑。如果抽调更多的兵马加入远征,我们在陕西以及中原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流寇张献忠现在拥有着黄城山这条路,如果趁我们兵力空虚的时候展开猛扑,到时必然压力很大。所以,无论如何,在此之前,必须彻底封死流寇反扑的可能才行。曹某建议,趁着远征斯拉夫人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果断集结兵马,吞下流寇构建的黄城山防线。没有了黄城山防线,流寇就会彻底陷入我方攻击范围,至少在开封府南部,没有了黄城山,流寇再无反扑可能。”

曹文诏所言,也是朝廷剿匪面临的实际情况,中原一带可以攻击的目标太多了,出路也更多,很难防备。所以,曹文诏的黄城山攻略计划,算是制衡流寇最为稳妥的方法了。孙传庭双手放在桌上,神情有些严峻,“诸位,你们对曹总兵提出的计划有什么看法?”

刘国能出言道,“孙大人,刘某同意曹总兵的看法,流寇在黄城山一带反弹力十足,这牵制了朝廷很大一部分兵力,至如果我们能拿下黄城山防线,不仅解除了一个心腹大患,还可以将大量兵马解放出来,将来可以从别的方向围困张献忠。所以,刘某赞成夺取黄城山,如今西伯利亚之事闹得沸沸扬扬的,这个时候调动兵马,流寇也不会多防备,正是进攻黄城山防线的最佳时机。”

有了曹文诏和刘国能的发言,攻取黄城山的基调也算定了下来,其他人可都是以曹文诏和刘国能为标杆的,他们既然同意攻取黄城山,河南其他路兵马将领哪敢有异议?那么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攻打黄城山了,黄城山一线虽然看似不重要,可在流寇手中,却变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墙,自从上官义退守黄城山,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奉命驻守黄城山,并不断改建黄城山,仅仅两个月时间里,黄城山每一个峡谷口都构建了一座关隘,十几座关隘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墙,之前官兵也不是没想过派兵攻打黄城山,但数次进攻都无功而返,面对上官义构建的铁蜈蚣防线,几万官兵无计可施,数次碰壁后,也就没再执着于进攻黄城山了,但是考虑到西征斯拉夫可能带来的影响,就必须解决黄城山这个祸患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更从容的调兵遣将。要说怎么攻打黄城山,最有发言权的不是曹文诏,更不是刘国能,而是坐在旁边的李养纯。李养纯之前还在高迎祥麾下的时候,就曾经在皇城山驻扎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情况可谓是一清二楚,孙传庭敲敲桌面,皱着眉头喊了一句,“李将军,说说你的看法吧,在座这么多人估计只有你最有发言权了。”

李养纯坐直了身子,晃了晃肩膀,长呼一口气,淡淡的说道,“孙大人,其实你问了也白问,自从曹总兵几个月前提出黄城山之事后,李某就一直在研究黄城山的情况。如果是以前,我们完全可以靠山地营士兵从东面缓坡偷偷潜入黄城山深处,来一个里应外合。可流寇早防着这一点了,为了防备山地营偷袭,直接将东面方圆三里的林子全部砍到,硬生生造出一块荒芜地带。失去掩护,只要我们的兵马一出现在东面,立刻会被发现。而且,上官义不惜余力修建关隘,封死了所有的峡谷口,每一个防区弓矢、飞石准备充足,投石机也新增了无数,想要强攻黄城山,那是费力不讨好,毫无希望。”

李养纯的话,让一帮子将领全都脸黑如锅底,要不是考虑到李养纯的身份,真想冲过去揍他一顿。大家刚提出攻取黄城山的决定,李养纯跳出来直接喊着进攻没希望,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么?

就在众将怒火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李养纯却话锋一转,“哎,李某知道诸位生气,不过嘛,想要夺取黄城山,也不一定非得靠强攻啊!”

面对众人吃人的目光,尴尬的笑笑,放弃了卖关子,“其实呢,这段时间李某可没研究怎么攻打黄城山,而是想着如何让黄城山兵马出来攻打汝阳呢,只要黄城山大军主动攻出来,没有了黄城山铜墙铁壁,我们还需要怕么?不过之前确实没什么好办法,但现在机会已经出现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调兵,尽可能的从汝阳抽调兵力,然后其他兵马乔装打扮悄悄进入汝阳,其实就是悄悄地换防,但由于远征闹得沸沸扬扬的,很可能骗过流寇。另外,还需要孙大人发挥自己的文笔,给开封府吴大人写一封信,然后再想办法让流寇把信劫走。”

李养纯的法子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就是借着远征调兵的机会骗流寇出来打。孙传庭觉得可行,于是开始谋划一切,事情进展的倒也顺利。

随着晋北军调走,沉寂许久的中原大地突然变得紧张起来,黄城山大军毫无征兆的杀奔汝阳,几万大军直接将汝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切正如上官义所想的那样,汝阳被重重围困,襄其他方面不仅没有发兵救援,反而开始收缩兵力。这一切,都说明由于晋北军撤走,官兵变得非常小心,这是一个好机会,上官义心中很清楚,自己只有两天的时间,一旦有官兵赶过来,那夺取汝阳城的最佳时机也就失去了。

时间紧迫,流寇只是在城下修整了半个时辰,就在上官义的催促下,对汝阳城发起了猛攻。汝阳,自古军事重镇,近些年朝廷更是对城池进行了加固,所以此时的汝阳城绝对算得上一座军事要塞,城墙光滑高耸,云梯刚刚放下去,城头上的官兵抱着一根棍子,棍子上一个分叉,用力顶住云梯,几个人一起发力,云梯直接向后倒去,梯子上的流寇士兵全都掉落下去。

好在下边满满的都是人,否则非死即残。汝阳攻防战一上来就进行的非常惨烈,双方似乎都没什么保留,连试探性进攻都省了,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双方谁不了解谁?

流寇一开始进攻不力,处处受挫,这一点上官义早就想到了,以汝阳之坚固进攻不利,是毋庸置疑的,想要轻轻松松打下这座城池,无异于痴人说梦,“命令庞骁龙所部从西面攻上去,减小东面的压力,冲城车也派上去,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先把城门给老子撞开。”

冲城车可是攻城一大利器,而上官义所用的冲城车还是特别改建的,冲城车横木头部被一个圆形的铁帽包裹,撞击力度更强。随着冲城车加入战场,再加上庞骁龙率部开辟西城墙战线,整个汝阳城的防守压力顿时增加了许多,面对流寇越来越猛烈的进攻,负责整个汝阳事物的刘国能竟然面不改色,异常沉着,他的冷静给这个浓烈的战场增添了几分异样的色彩,在刘国能身旁,还站着一个男子,此人儒雅非凡,如果上官义留意到的话,一定会惊得转过头撤军的。这个人就是孙传庭,本该在虎牢关为剿匪兵力发愁的他,居然出现在了汝阳城。

“孙大人,看来流寇这次是对汝阳城势在必得了,从目前流寇发起的进攻看,至少投入了两万大军,看来黄城山一线大军,七八成兵马全部集中到汝阳一带了”刘国能冷静的分析着整个战场,越是复杂的情况,越是要沉着冷静,每一分慌乱,都会给大军带来预想不到的危害。

孙传庭同样有着一些期望,但是他觉得上官义投入的兵力还是不够多,这个时候上官义如果想撤退,还是没人能拦得住的,想了想,低声道,“传令南城守军,撤走一部分兵马,做出兵力不足的假象。城中各部全部收缩到北部隐藏起来,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投入到城墙战斗中去。”

“撤走南城守军?”刘国能突然一愣,难道孙大人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