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 > 锦程万里 > 第一百一十章 及时雨来了(石敢当当当、书白打赏加更)

贞锦依小心打开翻看。才看了序和目录,便惊到:“这是前朝写织锦的呀,你家竟藏着这个?”

“我家原也是织户。”绎之谦脸上微微发热,“还有几本写织机的,我不知你要不要看,就没带来。”

若是上个月见到,贞锦依多半会兴奋得跳起来。

然而现在……

轻轻将书放回匣中,菽叶过来捧去,露出下面一个书匣,书名是《历代衣冠考》。

这下贞锦依眼睛亮了几分。

急忙打开,匣中却只有一本书。翻开看看:“怎么只有第一卷?”

绎之谦解释道:“原来是十卷的,只因家祖借给别人看,还回来就只有九卷,再后来搬家又散失了一卷。我怕全拿出来又丢失了,就带了一本。你若是喜欢,我再取来。反正如今放在我家老宅里也是白放着。”

这是许多年前的古籍啊!

在现代,数百年前的善本古书都是价以数万计的吧。这个年代书籍本就价高,古书更是珍稀之物,她竟能翻阅也真是有幸。

更重要的是,她如今打算以制衣为业,这个书对上古至前朝的衣冠服饰都做了极详细的记录,还配有白描图画,对于各等级服装制度的演变也有考证和说明,实在是太有用处了!

贞锦依欣然道:“多谢你想着。这个书我正好用得着。那套里面写了好些失传的织法,也极是珍贵,但也有些难懂。这些都是难得之物,既是府上祖传,我也不敢收为己有。且先留在我这里,我抄下来慢慢琢磨。原书仍还给你送回去收着。”

虽然绎家已不再从事织造行当,但祖传古书哪怕没人看,毕竟还是家中珍藏,拿出来送人,完全是绎之谦自作主张,他也担心父亲叔伯们知道了会不高兴。听贞锦依这么说,便也不反对:“你只管慢慢抄着。余下的我和藿苗可先抄好了再送过来。藿苗描图最是精细。”

藿苗连连点头。

贞锦依低头翻着书页,连道谢都忘了。

沉默片刻,绎之谦又问道:“你们就留居此处,再不回景州不成?”

贞锦依微微摆头:“我们在这里满好的。颉伯颉婶儿待我们极好,又帮我们找活儿做。我们姐妹自食其力,可做之事甚多,何须再回景州。再说,布政使们要上奏章,还不知锦官院会如何,这时去了岂不是往漩涡里去?”

绎之谦欲言又止,最后说:“家父有疾,我不便在外久留,须告辞了。若是你们要想回江安,我……家父为官数载,多少总帮得些忙。”

说罢站了起来。

贞锦依这才放下书来定睛看他,行个礼道:“多谢七少爷相助。你已帮了我大忙。”

单从目录看,《历代衣冠考》所记的服饰非常完备,结合她这几年逐步学习补充的冠服制度笔记,她开制衣作坊更加有底气。这即使不是雪中送炭,也是及时雨了。

回去把书给经二姑姑和陵锦佑看了,二人也都觉得十分有用。

尤其是经二姑姑,一面翻看,一面有不认识的字便来询问贞锦依。问着问着,竟与她一同研讨起来。

陵锦佑却道:“若能有一本专讲刺绣的书就更好了。”

贞锦依便笑她得陇望蜀。

陵锦佑正色道:“看你们这样,我方觉得还是识了字能读书的好,锦依定要教我识字,我也须多学些有用的技艺才好。”

此后果然跟贞锦依学起认字来。

虽然衣服还是没有人买,贞锦依仍未气馁,时常给大家打气,并拉着陵锦佑将两套衣裳做好。只是暂时放下了做礼服的计划,照着先前那套贵妇的衣裳,用同样的衣料,设计了一男一女两套孩童穿的小衣裳。

经二姑姑在裁剪上不但有经验,而且很有悟性。贞锦依半现代的图纸画出来,只给她解说过两次,她便基本能看得懂,可以照图裁衣。这让贞锦依既省力又省心不少。

做好之后,在往店铺上摆放时,贞锦依又向颉氏夫妇提议,将铺面重新布置,并绘了几幅室内装饰的草图。前世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她花过不少心思参观学习,甚至专门赴日法等国学过橱窗装饰设计。

现在依据中式风格的橱窗,考虑到手边的材料,融汇变通,做了一个不算特别复杂的室内展示装饰的设计稿。

颉老板看了她的图稿,竟没有反对,只与掌柜的商量一下,提了些改动的建议。随后便让颉婶儿和儿媳妇帮着她布置。

有颉婶儿婆媳,又有经二姑姑和陵锦佑,人手充足,贞锦依再不吝惜工夫。

她在店铺中正对大门的位置,以树枝和绢花制成短篱,靠内墙围出一个半圆形的地带,将四套衣裳摆进去,周围点缀些绢制的绿草绿叶。其中三套亲子装为一组,衣架头部的位置顶了篱帽,垂下轻纱来,既是防尘,也遮去面目,掩盖了头部做得不精细的毛病,看去显得像是贵妇人带了子女出游。隔了几步位置,则有一少女边走边观看景物,亦是顶了个幕篱,却用手掀起了一角,露出袖缘和衣领来。

里面不能点明火照亮,但贵妇和少女的位置分别对住门框上方屋顶的明瓦,早上阳光斜射的时候,仍有些打光的效果。

这样一套组合放在铺子上就有些惹眼了。不但进了铺子的,就是路过铺面的人,都不免要驻足观看,只是问问价钱,便都退得开了。

没过几日,便有官家女眷坐了马车来看衣料,颉婶儿认得是前街上王同知的太太,便叫伙计去把儿媳妇李氏叫来,让掌柜等男子暂且回避,自己迎了往里面楼上让。

同知太太经过铺面,一眼就看到那一组衣裳,便问:“那三个一起的倒也有趣,是摆着瞧的还是可以卖的?”

颉婶儿忙回道:“是新来的绣工做好的成衣,可以卖的。”

请同知太太进了楼上最大的房间坐下,丫鬟媳妇等跟进去站了一地。

李氏也带了个小养娘赶过来,送水送茶十分殷勤。

颉婶儿便问:“今儿太太过来,打算看些什么?我们才从景州进回来的织锦,一会儿送上来给太太瞧瞧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