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织造局的规矩与埠宁郡府又有不同,不再是一日两餐一点心,而是三餐齐全,有肉的时候也比郡府染织坊要多。因地方够大,厨房里便设了桌椅供大家吃饭,不必再取了食盒又取食物地来回跑。
匆匆吃过,众人便回房换了干净衣服,有的还洗脸梳头稍做打扮。等良三娘命兰婶儿来叫她们时,众人早已预备停当,整整齐齐出了门。
珞大人和祝大夫人打赏往常年节时也是有过的,然而督办府内,良三娘也只去过两次,其他人则从未进过大门。
督办府离织造局很近,不一会儿就到了府邸的侧门,反而在府内走的时间还比从局里过来要长一些。
祝大夫人接见外客并不在正院,来接她们的仆妇将她们带到了花园里。
江安锦官院虽管了三个省,督办的职级却并不算高,正门正院修建得都不高大,便只好在后院做文章。在遍布亭台楼阁、水榭池塘的园子里走了好一阵,贞锦依油然生出一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一起来的小姐妹们也都惊讶瞠目,只是都不敢议论说话。
进了一处小院,被带到一座高阔的大房子前,贞锦依抬头看去,门上高挂的匾额写着“瑞馨堂”三个大字。
门帘一掀,一个鬓发微白的妇人跨出来,良三娘急忙笑着招呼:“华妈妈,怎好劳你的驾?亲来接我们。”
华妈妈笑道:“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能动。里面正问你们呢,快进去吧。”
众人随着良三娘鱼贯而入,堂内甚是宽敞,下面还站了一堆丫鬟仆妇。
祝大夫人坐在中间的交椅上,身边立着个身穿正红褙子,插戴着珠钗翠环的少妇。
见她们进来,祝大夫人放下手里的茶盏,坐直了身子。
众人排队整整齐齐行了礼。
祝大夫人微笑着说道:“勿须多礼。今儿请你们来,是给你们庆功来着。”
良三娘忙道:“哪里当得起什么功?不过是咱们匠人的本分本职罢了。若不是珞大人的法子好,也不会有昨儿个的盛举。”
祝大夫人又道:“那也得你们的手艺好,拿得出好东西来。京城那些人单晓得说锦官院成天买生丝染料请工匠,花费有多大,却不知我们赚回来的银子更多呢。”
良三娘听了便不敢接话。
祝大夫人也不以为意,接着问她昨天哪种锦是哪个织的,学了几年,还会做什么,等等。
良三娘按着几个女工的资历年龄一一介绍。
轮到贞锦依时,祝大夫人朗声笑道:“今儿我可算见着人了!往日只是听到你的名姓儿,用过你做的物件。我就说你是个巧的,果然,昨儿可是争脸了!”
珞眀章时常打着给祝大夫人绣东西,或是给大姐付二奶奶珞眀奕做衣裳的旗号,派人去找贞锦依。
做衣裳要量尺寸,珞眀奕的住处贞锦依去过多次。珞眀奕嫁的是京城官宦付家的二公子付琅,如今在布政使司做经历,因她丈夫独自在这里做官,公婆都不在一起,住的还是她的陪嫁产业,故而家里全然是她做主,娘家兄弟们出入也便利。
督办府邸珞眀章却不敢轻易带人进去,因此一年四季贞锦依虽要给祝大夫人绣不少日常动用的物品,却一次都未进过后院,往往是珞眀章“派人”来取,偶尔也会放在门房处。
贞锦依常给督办府做活儿,良三娘是知道的,听祝大夫人这么说,先逊谢道:“不敢当大夫人谬赞。”
祝大夫人摆手道:“不谬不谬,你教出来的好徒弟,单这就是功劳了。我瞧着个个儿都这么好。”
听主母说这话,华妈妈认为就该放赏打发人走了,连忙命小丫鬟去招呼仆妇捧赏钱。
良三娘便把带来的一小方纱罗锦捧过去:“好教祝大夫人知晓,这是锦依和锦宛她们日夜辛劳,才刚试织的纱罗锦。还有两处关窍,打磨好了,就可以织出整匹的锦了。”
祝大夫人伸出手亲自接了,轻拿着细细抚看:“啊,这就是纱罗锦?!这还是旧朝的时候书上写过的,失传了有一二百年了吧,不想竟被你们织出来了!”
一旁的红衣少妇也伸头看:“母亲,听说旧朝之初才有这锦,织的也是极少,后来天下大乱,不但织的法子失传,如今还藏有这锦的人家也是不多。媳妇长这么大还从来没见过呢。”
听她说话,贞锦依便知这应该就是珞眀章的大嫂,珞眀序才娶不久的媳妇敏氏。
祝大夫人道:“岂止不多,简直就是罕有。就是宫中也没几件。”
于是抬头吩咐华妈妈:“取个锦盒来好生装上,回头也给老爷看看。”
华妈妈双手托着个帕子接了,亲自捧着,叫了个妥当的丫鬟跟她去拿锦盒。
祝大夫人理了理鬓发,才看着贞锦依等人道:“等织成了,这可又是你们的大功一件。”
再望向良三娘:“这又是锦依想出来吧?”
良三娘点头:“正是,织机上头锦依想了好些法子,到底是读过书的,是从古书上找着的法子,虽写得不全,却是大关节不错的。”
说着温和地看了看贞锦依:“就是昨儿最好的那几种织锦,多一半是她想出来的花色,图稿是她画的,连意匠图样也是她打的,挑花的祖本她也都能制得出。我学织锦这么多年,也是第一回见这么年轻就能打得了意匠图、制得了祖本的。”
祝大夫人襄助丈夫打理锦官院多年,自然明白意匠图与挑花祖本是织锦的关要,织工全凭图样和依图样制出的花纹小样,才能装造织花机。
听到此不由得又打量了贞锦依好几眼,对良三娘道:“会做图制本固然是好,依我说,会想得出花样才越发难得。那些花样我大半都看过,艳而不俗,贵而不奢,更妙在推陈出新,却不是谁都能做得来。”
良三娘趁机道:“正是,只是她如今年纪尚小,才定了个二等工匠,民妇正要请大夫人一个恩典,给她晋成一等。锦宛年龄也已到了,早已练就了分段抛色的活色手艺,在众机房中也是难得的。刚好两人一起了。”
祝大夫人颌首:“早该如此,若只拘于陈例,什么都依着年限来,未免失了公允,也叫年轻勤力者没了盼头。你且叫你们房主报上去,若院里还有什么说话,叫他们只管找我。”
良三娘与纾锦宛赶忙行礼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