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婧瘦小,但跑的还真快,难怪村里人都叫她黑猴。董文婧可不喜欢这个外号,任何一个女孩在在青春期都极度厌恶别人给她取的外号。小时候苏因经常被人称竹子干,她虽然不喜欢别人这么叫自己,可是不敢跟别人议论。但董文婧不一样,她要是听到你叫她黑猴,准会跟你拼命。
这就是有爸爸妈妈的好处,别人欺负你,你会欺负回去,因为你知道身后永远会有人给你撑腰。
看着董文婧欢快的背影,不知怎么的,苏因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对十六岁的苏因来说,他们走了四年。可是对现在的苏因来说,他们走了二十五年。她甚至都记不清爸爸妈妈的模样,只知道她妈妈很温柔,一笑两个浅浅的酒窝更加明显。
爸爸很疼爱她,她爱看书,他就给苏因买。看历史、看小说,还看外国作家写的书。叶小娥有时见到会说两句,说什么不能给小孩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以后可不得了。但是苏新城说女孩子多看书好,也不管,依旧买许多书给苏因。
她妈妈是正经的大家闺秀,书香之家,自然是支持苏因读书的。
那些书一直被她带在身边,不管是嫁到周家还是去上海。谁都不知道一个大木箱子,里面寄存着她对死去父母的思念。
人都是贪婪的,苏因感谢上天给自己重活一次的机会,可是又怨他为什么不让自己早几年回来。这样她还可以看看她的爸爸妈妈,或许可以阻止那件事情的发生。
她好像很久没有想起爸妈了,苏因抹了抹眼泪,笑话自己到了中年,就喜欢多愁善感。
“你好,请问。”
眼泪还没擦干,就听到后面响起一道温柔的男性声音,如风一般钻到苏因的耳朵里。清爽如玉。
她突然站起来,回头,就见到一个身穿白色衬衫黑色长裤的青年男人对着自己笑。许是起的太猛,苏因头有些晕,一个没站稳身子直直的往后栽。
“啊—”
她闭着眼睛,就等着与地面来个亲密接触,说不定这一撞就回去了。可是手臂上突然出现一股力量,将自己快要倒地的身体给拉了回来。
男人将苏因扶好,确定她不会晕倒便松手,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关心道,“小同志,你没事吧?”
苏因摇摇头,小声的说了声谢谢。
“没事就好。”男人说,“小同志,我想向你打听一下陶镇中学怎么走?”
“陶镇中学?”
“对,你知道吗?”
苏因见他长相清隽,剑眉星目,偏厚的嘴唇给刚毅的轮廓增添了不少魅力。看上去也就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纯正的普通话,显示他并非本地人。看向他身后,不远处的大马路上停着一辆军绿色的汽车。曾经有跟这辆类似的车子出入过她的饭店,方方正正的线条,又高又大。这车不是一般人坐的,像是从某个军部开出来的。
再看站在自己面前的人,站如松,背挺直,一看就有军人的风范。
“小同志?”
见苏因看着自己不知道在想什么,男子不得不叫叫她,“请问你知道陶镇中学怎么走吗?”
“哦。”苏因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指着马路的方向,“你开车一直往前走,然后在一座桥的路口,往右拐。再一直开,大概十分钟左右就会看到顺手边有个地方插着一个国旗。那个地方就是陶镇中学。”
说也奇怪,明明自己已经近十多年没回来过,怎么对这里还这么熟悉?
“好的,谢谢小同志。”男人握了一下苏因的手就放开了,他很激动的跟苏因道谢,“谢谢,谢谢!”
“不客气。”
男人厚实的手掌上有厚厚的一层茧,温暖有力,即使那人已经离开,苏因的手上好像还留着余温。
“因,火柴。”
董文婧跑着过来,带来一阵风,吹凉了苏因手上的温度。
“刚才我看有人跟你说话,看样子不是我们这的人吧。”
苏因一边点火一边嗯了声,“外地来的吧,问我学校怎么走。”
“去我们学校的?”
董文婧看向马路,可惜那辆车子早就不见了。不过她的注意力马上就被苏因点起的那团火吸引了。淡黄色的火焰窜得老高,烧得树枝啪啪作响。
见火势正旺,董文婧建议把红薯扔进去,但被苏因阻止,说,“现在放进去,这大火会把红薯烧焦,而且里面还不容易熟。我们等这柴烧完,明火没了,就剩下炭火的时候就可以把红薯扔进去了。然后用炭火跟木灰把它包起来,就行了,这样烤出来的红薯才最好吃。”
“因,你懂得真多。”董文婧一脸佩服,“难怪啊!每次我趁我妈烧饭时,就往灶里扔几个红薯,等我再把它掏出来,都烧成空心了的。就跟黑炭一样,我还拿它在地上写字呢!原来是火太大了啊。”
“行吧,那就交给你了,我去弄几个红薯杆。”
苏因像是执行任务一般,坐在火堆边,等火势稍微小了点,她在里面挖了一个小坑,把红薯都扔到里面。然后又用炭火把它盖起来,直到看不到红薯的踪迹才罢休。
一切弄好之后,就是等了。
苏因在这边兢兢业业的烤红薯,董文婧坐在田坝上,低着头,手上不知在忙活什么。半晌,回头朝苏因张开手指,眉开眼笑,“当当当当!好看吗?”
苏因仔细一看,发现她手上多了一个翠绿的链子。敢情她刚才低着头正在用红薯杆折手链呢。绿色的细项链,随风飘荡,真好看,就跟真的一样。
细细的红薯杆上有茎,轻轻折断,茎还连着,也断不下来。小时候用红薯杆折手链项链耳环还有朱钗,乐趣无穷。苏因没想到现在再次看到这东西,还是那么的欢喜。
“这是给你的。”董文婧将手链给苏因戴上,还系了个死结。戴好后,她满意的看着自己的作品连连点头,“我再去找根粗一点的,折一半,插在头上当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