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她已经生下嫡长子,白莲花堂妹是根本不可能取代她的位置,她最多是进门为妾。
这是因为世家是比较讲求礼法的,而那女人完全违背了礼法,和那种贱人不要客气。
相信就是他们一对就是一起闹到了宗族那里,那个贱人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不管是在礼法上,还是在名声上,原主的亲奶奶都是可以完败自己堂妹。
也就是说原主的亲奶奶如果醒悟过来,可以通过礼法治死白莲花。
一个明明可以另外找寻夫君的女人却和堂姐夫勾搭成奸的话。
基本上让其他女性对她是没有什么好感,这是很重要的。
原主亲奶奶为什么这么气愤?不是渣男出轨。
事实上他原本身边就有别的女人。
那么亲奶奶绝不是为了这个原因而伤心愤怒。
猜想应该是接受不了来自夫君、堂妹的双重背叛。
尤其是堂妹对她的背叛,绝对让她是从心里无法接受。
亲奶奶之所以特别气愤更多的是因为她在意白莲花的身份。
她和白莲花是堂姐妹,属于在婚前关系一向是不错,才会接她散心。
如果不是白莲花,换成别的女人和渣男搞在一处,亲奶是不会这么生气。
那个男人又不是只有她一个女人,她早就明白自己的位置在那里不会为此昏头。
那么证明越是亲近的人插刀时越是效果强大,因为插刀之人是亲人,才更会令人绝望。
凌霄叹息一声,作为女性很明白亲奶奶的愤怒,那情况让她被气昏,导致早产时大出血而亡。
当然她也明白一件事,即使她明白亲奶奶的憋屈、郁闷、愤怒,但绝对做不到完全的感同身受。
只有当事人会感觉到痛楚多么的猛烈。其他人最多是对于亲奶奶的这种遭遇十分同情,再叹息一番,
亲奶奶自己气得受不了,可以说死得是十分的憋屈,她的死亡让她不要再面对那一对不知廉耻的野鸳鸯。
只要她活着,婚姻不会终结,要知道属于那种家族之间的联姻,不可能轻易解除,这是很常见的联姻方式。
一个不好有可能导致俩个家族之间出现的问题,那么亲奶奶的家族是不会支持女方和离的,绝对是会劝和不劝离。
而根据原主的记忆,女方在家庭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女方家族的地位,如果没有族人撑腰,只怕一个单身女人很不容易过好。
一般亲奶奶如果清醒过来也不会和离的,毕竟还有儿子在,亲奶奶如果和离,绝对不可能带着自己的儿子走,而为了弥合两个家族里的裂缝,只怕家族会再找一个家族里的女郎嫁过来。
而白莲花堂妹是最有可能被家族派来成为继室,有句话不是说:锦被一床遮尽丑,就算是堂妹和堂姐夫曾经有些什么瓜葛,那么一旦成婚就什么都掩饰过去,时间久了丑闻被人遗忘干净。
这种结果对亲奶奶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就是等于把自己儿子放在仇人手里,从此儿子要叫那个女人为母亲,这是不能忍的。
另外她和离后就完全放弃自己生下的长子,以后这个孩子的教育、婚姻等等方面作为亲娘无法出手,只能是干看着。
更坑的是渣男更加喜欢那个白莲花,那么将来自然是对白莲花言听计从,时间久了,白莲花甚至会渐渐被洗白。
反正有一个大儿子作为慈爱对象,有亲爹的背书,就算当后娘的做的再差,也能变成大儿子自己不争气。
这世上从来就不缺乏什么黑白不分,指鹿为马的情况,孝道可以轻轻松松碾压大儿子做出的任何反抗。
另外亲奶奶会被自己家族厌弃,谁让这位不听话?非要和离!在族人眼里会认为这种事情不算大。
会有人说这男人就是馋嘴的猫,怎么会不偷腥?反正礼法上她就是正妻,小妾根本就不可怕。
男人本来就应该有多个女人,就算是男人偷吃也不要紧,最后男人还是回到家里来。
还会说女人妒忌就是罪,不但不能阻止夫君纳妾,还应该是主动给夫君送美人。
这才是一个好妻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看夫君宠爱新人就完全受不了。
亲奶奶如果坚持不愿意和这种男人再在一起后,家族中人很不满意的。
他们都不愿意让家族的丑事外泄,那么自然是想要让当事人闭嘴。
也许不会杀掉亲奶奶,但这么丧心病狂家族也有存在的可能。
但亲奶奶一定有亲人在家族里,她不得不闭上嘴巴。
决口不提过去,最终是郁郁不乐过完余生。
甚至她会发现一个非常可怕的说法。
在某些人心里渣男之所以偷嘴到了堂妹身上。
那一对是有些错误,但更多应该是亲奶奶的责任。
毕竟是她多事把那个堂妹接到自己家,却没有看护好夫君。
有一大堆的p话,都会朝着事件里可怜的亲奶奶劈头盖脸地砸去。
作为接受过教育的亲奶奶应该是会心里有数,那么她一般不会和离。
想清楚的凌霄叹了一口气,想不到原主家里竟然也有着狗血套路,太坑人。
哎!所以说原主的亲奶奶你何必为了一个渣男生气?以至于早早去世,让白莲花沾光。
她感叹了一番后,从方嬷嬷那里知道更多的消息,渣男的亲娘极为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和后面的媳妇。
在她眼里只有去世的儿媳留下的孩子大郎最重要,老太太直接就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还把儿媳的嫁妆都收拾起来,打算等着孙子大了之后就把嫁妆给原主的爹。
好在是老太太身体一直很健康,一直支撑到大孙子学出来做官,还给大孙子娶上媳妇后才撒手西归,可把那个白莲花委屈坏了,才会想着方法折腾原主的爹娘。
听到这段秘辛后凌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如此,怪不得原主爷爷奶奶实在是令人感觉不怎么样。
合着他们两个人一直做过这种龌龊的事情,难怪他们一直看不上大房一家人,处处打压。
这么说了,原主爹娘就算是对待后奶奶、爷爷再好也是没有用,对方只会挑刺。
那两个老不死的根本就从心里就不喜欢原主那一房,再怎么孝顺也没有用。
因为有可能很随意说过的一句话,在他们看来就是十恶不赦的话语。
要知道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人眼里可以被解读出来多种意思。
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语气都是有可能出现不同的意思。
也许说话本人的本意仅仅说天气很好。
但别有用心的人一来解读,意思就完全变化。
然后再来个深度挖掘,会发现完全是另外一种意思。
如果再有人来个二次、三次挖掘,只怕是更多的意思出现。
可见的过度解读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因为有时候某些人想多。
这一点上从某次高考语文题目中就可以看出来,原作者只不过是顺手一写。
但在高考文章里就赋予新的含义,让原作者自己做题都是有些无奈,他自己想不到。
由此可见有时候某些话,在不同人眼里是不同的看法,有可能是褒义的,却被解读为贬义。
哎!没了亲娘的原主亲爹还是有些幸运的,要不是有亲祖母的抚育照顾,只怕是小命不保的节奏。
凌霄在知道这个秘辛后就决定以此为把柄,制衡原主的叔叔婶婶,她可不愿意自己去别人家里寄人篱下。
在这个喜欢挂着忠孝两全的世界里,叔叔婶婶要是搞不定的话,原主和俩个弟弟就有可能成为别人嘴巴的不孝子孙。
有了大房不肖子孙的存托,那么二房一家子自然都是慈悲人,他们的儿女说不定会成为孝子贤孙,呵呵!这是一种最有实现的可能。
原主的那个婶婶可是相当会利用对自己有利的任何事情,竟然敢威胁婆婆,可见的那个人的胆子不小,为了自己算计几个孩子很有可能。
当然凌霄自然是知道这些想法仅仅是臆想,并不是现实的情况,她要等着原主的叔叔婶婶来,看看真是情况再说。
但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支的陶家人,原主的祖父母更在意的是次子的情况,希望那一家人能够高升上去。
长房只能是忍着,原主的年纪在古人里不算是小孩子,亲爹娘曾经给原主说过一些关于朝廷上事情。
陶家之所以会犯事是牵扯进所谓的站队问题,好在是主要是陶家里高层的官员被撸去职位。
陶家小一点的官员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原主亲爹的能力更加好,也有可能走更远的路。
但祖父却直接来信,一口要求长子辞职回老家专门照顾他们年纪大的老两口。
至于次子则接着做官,对二房的人来说,他可真的是最好的祖父。
辞去官职后的大房就成为土包子,二房的人很是趾高气扬。
从原主的记忆中看出来堂妹、堂弟是高人一等的感觉。
这两个孩子的表现让原主并不怎么喜欢他们。
只不过是这一次逃亡中不得不带着二房的两个拖油瓶。
正是有了他们两个人的存在,才有了机会给祖父祖母下毒成功。
想到这里时凌霄微微一笑,竟然是这样的情况,正所谓:天道好轮回。
那一对老鸳鸯如果地下有知,知道这情况不知道会不会高兴?或者是很是悲哀?
正是因为那两个人一直说自己心口闷等等原因,死活不肯躲避,最终拖累了原主的爹娘。
说到底和那两个孩子有些关联,凌霄打算之后对他们一般般就是,反正她不太喜欢这两个孩子。
猛地她感觉到有人在偷看,就回头扫了一眼,发现有人在门缝偷看,在和凌霄的眼睛相遇后有人后退。
凌霄则回过头仿佛丝毫没有发现任何事情,但她的心里确定这个偷看的人应该是陶宝珠,她一向是高高在上的。
连原主娘亲专门准备整理好的房间也十分不满意,说是不如自己家好,就是一个乡下的地方,那里比得上京城好。
小小年纪的她在看原主时带着几分藐视,仿佛再说:原主就是一个乡巴佬,这种蔑视让原主都察觉出来。原主爹娘也是看出来,但他们能够怎么办?
人家亲祖父祖母特别喜欢那两个孩子,在他们心里二房的孩子才是他们的心肝宝贝。两个人不得不在私下安抚儿女,好在是之前祖父祖母对上原主姐弟时也是阴阳怪气的,三个孩子倒是没有太在意。
后来在回来这一段时间里双方基本上不在一处,顶多是见面时招呼一下,然后大家都是分开的,彼此性格完全不合,还是各自在各自的地盘上活动着。
这一次是方嬷嬷感觉大事不妙后,为了能够搭上马车,也为了自己逃命,就带着陶宝珠姐弟跟上大房姐弟的马车。
在凌霄过来后很快就感觉到这个陶宝珠虽然害怕,但更多是一种做堂姐就应该照顾她,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
之所以还是这样高高在上,只怕还是感觉自己是一个官宦子女,有种架子不想倒的想法,挺好笑的。
不就是觉得她爹是官员,个堂姐的亲爹一个教书的比,要高上好几个档次,以为这是游戏吗?
凌霄自然是看出来,在心里腹诽了一下:靠!不是就是爹是个当官的,有啥了不起的。
以为自己一直是高高在上?当官的怎么样?看上去风风光光,但不等于一直很风光。
朝廷上的争斗一直是没有停息,有时候当官的一个不好就是全族被诛灭。
而其中的女眷后很多倒是没有死,但往往成为官妓,这更加惨。
既然是这样的话,凌霄感觉还是彻底和二房分开。
以防止好处没有沾,但有坏处却跑不出来。
再说陶宝珠这段时间里一直感觉出来不对劲。
偏偏堂姐根本就不想让她知道什么,远远把她打发到一边。
在和堂姐的眼睛相遇后,让她是大吃一惊,赶紧身体就往后退。
虽然堂姐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她也一直没有听到方嬷嬷在说什么。
但陶宝珠还是感觉出来不好,方嬷嬷是二房的奴仆,为什么堂姐要审问她?